“妈妈快看!
那辆蓝色的车是不是从冰雪王国来的?”
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姑娘骑在爸爸肩头
小手直指缓缓驶来的“冰星寒元号”
10月3日傍晚
新民大街再续童话
——花车巡游第二夜
热度依旧爆表
整条街早已被人潮与期待填满
六辆花车
从冰河世纪到赛博未来
伴随着轻快的音乐
“伊通河猛犸老爷”花车缓缓驶入视线
车头高达3米的猛犸象瞬间成为焦点
仿古毛绒材质搭配荧光枯树枝干
猛犸象的眼睛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仿佛从远古森林穿越而来
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呼
紧随其后的“冰星寒元号”
宛如一座移动的冰雪城堡
这辆长6米、高4米的花车
以冰蓝色金属曲面为车身
车身通体搭配流光溢彩的灯带
宛如披着极光前行
“星核动力” 花车最具科幻感
车身布满熔岩纹理与机械臂结构
炫彩烟雾在夜色中缭绕
像一艘“来自未来的星际探索车”
紧随其后的“无尽夏”
如一朵发光的云飘进夜色
车身以柔云造型结合霓虹流光
不断变换粉紫与浅蓝色调
像把整个夏天的晚霞
凝固在了一辆车上
“南湖交响曲” 花车
将工业齿轮与乐器造型融合
金色灯光从齿轮间隙透出
奏出一曲“机械与艺术的交响曲”
压轴的“甜蜜补给站”花车
瞬间点燃全场欢乐气氛
以波普艺术风格打造的
爆米花造型车身格外醒目
NPC们不断向人群抛洒“
爆米花”造型的小玩偶
每次互动都引发阵阵欢呼
范式突破!吉艺团队26天“造梦记”
这场梦幻盛宴的背后
是吉林艺术学院团队26天的极限创作
他们从110套设计方案中精选6套
运用3D打印技术
将长春的冰雪、森林、工业基因
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艺术语言
“这次花车巡游
是我们国庆彩车创作经验的延续
更是一次‘范式突破’”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刘兆武表示
作为项目总策划
他带领的团队曾先后打造
《长白情深》《精彩吉林》《速度吉林》等
国庆彩车
积淀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在地文化的深度解构:让城市基因“活”起来
“我们拒绝简单的符号堆砌
而是对长春城市基因
进行深层次解构与未来转译”
刘兆武阐释了团队的设计理念
据介绍
设计团队深入挖掘
长春作为“汽车城”“电影城”“光学城”的
文化内核
通过“考古成果艺术化”
“工业符号抽象化”等手法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深度对话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雕塑系主任王麒钧
以具体作品为例
“‘伊通河猛犸老爷’
以考古发现的猛犸象化石为线索
通过拟态艺术融合荧光枯树
打造‘移动远古博物馆’
展现长春‘森林城’的生态基因
‘南湖交响曲’则将工业齿轮与乐器造型相融合
以蒸汽朋克风格展现长春的工业底蕴”
从静态展示到“行进式的城市剧场”
“与传统彩车的静态展示不同
我们要打造的是‘行进式的城市剧场’
要让花车‘活’起来”
刘兆武强调
团队将花车从“展示品”转变为“舞台背景”
通过NPC的情景表演与观众深度互动
使整条新民大街
成为“时空穿越的戏剧舞台
邀请每一位市民
成为这场流动盛宴的主角
据王麒钧介绍
每辆花车都蕴含着独特的设计巧思
“‘冰星寒元号’采用超现实主义装饰艺术
通过镜面光斑与流动金属曲面
营造昼夜双模式体验
‘无尽夏’通过金属与柔云的碰撞
以霓虹流光打造移动的‘快乐能量站’
‘甜蜜补给站’则以波普艺术风格
用爆米花造型隐喻长春的玉米深加工产业"
夜色渐深,巡游落幕
但满街的欢笑仍在回荡
今夜,花车不只是风景
更是串联城市记忆与未来想象的
“快乐信使”
载着满城欢笑
驶入秋夜最温柔的梦里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体实习记者 闫宇培/文 王强 郗远辉/摄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