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桥之象山欧阳桥
编者按:认识一座桥梁,领略一处风景,读懂一篇历史。凝结先人智慧,跨越历史长河,讲述今古传奇。
象山欧阳桥,旧称儒雅洋桥,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儒雅洋村东北西沙岭脚淡港溪流上,是一座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长34米,高约4米的三孔乱石拱桥。石桥的拱券采用当地花岗岩块石错缝叠砌工艺,整个桥面用青石板铺设而成。
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儒雅洋桥被山洪冲毁。为了恢复交通,村民们再次集资重建石桥。经过辛苦建设,历经一年,终于完成了石桥的建设。人们在欢喜之余,如何为石桥命名却又成了一个问题。
当时象山县知县名叫欧阳懋,下基层考察乡村建设,正好乘轿途经此地。村民见状,让村中里正请知县给桥命名,沾沾知县大人的官气。
知县得知缘由后,信步下轿,环视四周。但见周围郁郁葱葱,河上潺潺,鸟语花香,人丁兴旺,不禁诗兴大发,当即赋诗一首:
欧阳子过欧阳桥,千载奇逢在圣朝;
潮长东凕连沧海,峰高西岭通云霄。
隔林啼鸟声声巧,傍水闲花树树娇。
试问象山离远近,居民犹道去路遥。
优美的诗词立即赢得众人喝彩,掌声不断。村民在鼓掌之余,不禁灵机一动,遂以知县之姓欧阳定桥名“欧阳桥”,并在桥头建一桥亭记录此事。
2004年,上张水库动土兴建;2009年,水库建成;2010年,上张水库开始蓄水,欧阳桥主体结构淹没于水面之下,仅可见桥拱顶部残迹。
每年的枯水期(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水库水位下降时,人们仍可观测石桥完整的三孔拱券结构。
历史的车轮永不止息,古老的欧阳桥已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长年在波涛之下静待枯水时期,让她那古朴而典雅的容颜再次暂现世人眼眸。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人,本人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