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宝
国庆假期一拉开帷幕,鹿姐姐就感觉全杭州人都出动了——
10月1日上午9点多的断桥
这份 “热闹”,让许多爸妈抓狂:想陪孩子出门感受假期氛围,又怕堵在路上耗尽心神,更纠结去哪儿才能避开人挤人的喧嚣,还能让孩子玩得有意义?
别担心!这份精心整理的杭州本地及周边亲子打卡地推荐——从新晋“杭州迪斯尼”到浙江大学的遛娃地图,再到千年古树秘境,既能满足孩子探索欲,又能让家长收获治愈系假期。
PART 01城北“迪斯尼”上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半山分中心
位于杭钢公园的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半山分中心,国庆前夕正式开放。
半山分中心游乐园占地近13000平方米,核心区域涵盖“大米乐园”“动漫游艺馆”等交互式室内游玩空间和13项体验式室外游艺项目,全龄覆盖。
不仅有备受欢迎的“旋转木马"、“海盗船”、“太空漫步”等经典项目,还有全新的特色项目“风暴机甲”,圆你一个童年英雄梦,更有复古浪漫的“1958铛铛车"带你悠然穿梭园区,体验公园式乐园的魅力。
游乐园更是开设了“书香童年”、“绘画手工”、“音舞律动”等各类实践式特色主题活动,全力打造互动体验区、亲子教学区,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PART 02浙大遛娃地图:没有围墙的艺术馆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以下简称“艺博馆”)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艺博馆由展厅、库房、报告厅、方闻图书馆及教学研究空间等组成,分展览与学术两个功能区。此外,馆内还设有文创商店、咖啡厅等,非常适合带领孩子来感受艺术与历史文化的熏陶。
当前,共有“造物之美——材料、颜色、造型、技术、观念、审美”、“莲开八方:犍陀罗艺术与亚洲文明”、“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元画专题展”、“探索重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项入围项目图片资料展”四个主题展览在馆内展出。
浙江大学艺博馆 图源: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海纳苑1幢1楼。场馆集科学普及、教学科研、思政育人、收藏保护于一体,致力于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全馆分为“生命地球”“走进地球”“脉动地球”“数字地球”等展区,共有藏品千余件,适合带孩子来这里学习更多地球科学相关的知识。
地球科学博物馆 图源:ZJU地科青年
除了上述场馆外,浙大校园内的求是大讲堂、灿若星辰灯、启真湖等地标也非常适合带孩子前去打卡参观。
这个假期,不妨就带着孩子,来浙大邂逅一份秋日的静好,体验一场知识与趣味的奇妙碰撞,共同创造属于你们家庭的独特国庆记忆。
PART 03临安天目山:古树群落里的自然课堂
如果向往山野清幽,临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绝佳选择。这里的“大树王景区”保留着全球最大的古柳杉群落,其中树龄超千年的“大树王”需五人合抱,非常震撼。
从游客中心出发,沿“古树科普径”步行1.5公里,途中会经过“五世同堂”古银杏群、千年七叶树王。
天目山 图源:视觉中国
景区特别设置了“自然探索手册”,孩子可扫码聆听每棵古树的“树语故事”,还能参与“树龄计算”“树叶拓印”等互动任务。山顶的“天目大峡谷”有浅水区,适合低龄儿童安全戏水,秋天还能偶遇松鼠、白鹇等野生动物。
此外,家长可以带小朋友们到博物馆、美术馆,开启一场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
近期新展
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时间:2025.9.23-2025.11.2
地点:浙江美术馆
本次展览由知名策展人姜俊、黄燕、阿萨杜尔·马克洛夫、许嘉担任策展人,以“重构星空”(Re-Constellations)为核心主题,汇集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45位杰出艺术家,通过纤维艺术这一独特媒介,编织出一个全新的文化天穹,探讨在全球化退潮、价值重构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南方”的文化崛起与当代艺术的未来走向。
以纤维艺术为基底,展览编织出一个可触觉、可感知的“图像宇宙”——在这里,每位参展艺术家如同独立恒星,其作品承载的独特图像谱系,恰似携带多元文化密码的宇宙质点,打破时空与文明的边界。
「夕阳山外山」——谢云书画艺术展
时间:2025.10.1-2025.10.26
地点:浙江美术馆
本次展览分“鸟虫金石”“行云流水”“现代书法”“灿笔若霞”等板块,共展出谢云书法、国画作品110余件,以及部分文献资料。谢云自幼习字习诗,诗书相融,亦长于绘画,极具开拓性和探索性,在当代具有特殊的意义。他在书画创作中自觉地进行着与传统的对话与转换。作品表现出多义性、诗意性与生命意义的象征性。
浙里乡韵——浙江省2025年绘画写生展
第一展区
时间:2025.9.8-10.12
地点:浙江省油画院
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近200幅,题材丰沛、风格多元。作品中既绘水乡古镇的静谧肌理、古老运河的千年韵味,也展现代乡村的活力新貌、百姓生活的幸福图景,每一幅都是献给浙江乡村的“油彩诗章”,既彰显江南大地的自然之美,更深度诠释乡村的文化之魂与人文温度。
从采风创作到成果展出,“浙里乡韵”系列活动不仅是一次油画艺术的集中亮相,更是浙江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通过艺术家的独特视角,重新发现乡村价值、唤醒乡愁记忆,为浙东大运河文化带注入新活力,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凝聚文化力量,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让千年江南文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沸腾——纪念赵冷月诞辰书法作品大展
时间:2025.9.9-10.8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本次展览包含赵冷月47件/组书法作品,涵盖真行草隶篆各体,在900平方宽敞明亮的现代展示空间里,集中展示榜书、条幅、对联、手卷、册页等各种形制,既有八尺整张巨制,又有十二条成组联屏,还有多个袖珍玲珑的书房对联,以及尺幅不等的条幅、镜片,这些作品均完成于赵冷月条件有限的书斋之中,且多为书法巅峰之作。
栖生绘境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绘画艺术展
时间:2025.9.16-10.8
地点:杭州市临安区天目未来谷——生态研学馆
中国画的留白意境、油画的浓郁色彩、水彩的灵动清透、版画的刀笔力度……本次展览展出的近百幅作品虽风格各异,却共同做着同一件事:用艺术语言转译天目山、清凉峰的生态之美。无需暴走爬山,一次看尽天目山、清凉峰的四季美景。从晨曦湖畔到深夜林海,从千年柳杉到奇险峡谷...近百幅作品就像一扇扇“任意门”,带你瞬间穿越至不同时空的自然灵境。
湖光褶皱——第一届艺术邀请展
时间:2025.9.26-2025.12.21
地点:吴山明美术馆
本次展览汇聚尉晓榕、何曦、王天德、张捷、刘西洁、李桐、林海钟、杜小同、张正民等九位中国画家,朱晨、林岗、沈烈毅三位雕塑家,以及诗人泉子、飞廉,共同呈现一场围绕自然、人文与栖居关系的艺术对话。展览探讨了自然痕迹与城市肌理在时间中的交织关系,引导公众重新思考当代语境下的“诗意栖居”。
跨越山海 寄情大千——韩璐玄境水墨作品展
时间:2025.9.28-2025.11.28
地点: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本次展览从“造化心源”“澄怀味象”“感物道情”“乘物游心”“葳蕤繁祉”五个篇章,为观众完整呈现韩璐20年来从传统水墨到彩墨玄境的艺术探索轨迹与创作观念变迁。韩璐以其深厚的笔墨功力与玄远的哲思意境,为观众搭建起了一座让远古的智慧与当代的创造对话交融的桥梁。希望通过这种与历史、自然、内心的深度对话,带给每一位观众独特的体验。
强档展出
相无古今——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
时间:2025.7.8-2026.10.31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本次展览秉承文化遗产数字活化思路,采用“实物+数字沉浸体验”方式演绎石窟艺术的东渐演变主题,全力呈现石窟艺术之美。
全场沉浸体验内容覆盖犍陀罗艺术、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主题。观众无需远涉千里,即可置身于壮丽石窟群中,近距离感受石窟艺术的魅力。
《浪浪山小妖怪》主题展
时间:2025.8.2-2025.10.30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本次展览以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为基底,将电影内的角色、场景以及剧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打造一个沉浸式的“浪浪山奇幻世界”。
步入展厅,观众可以现场见证浪浪山小猪妖住所、双狗洞等标志性场景,重温小猪妖离开浪浪山、“拼好团”取西经的故事,并通过互动游戏亲身体验与小猪妖团队一同冒险的乐趣。
展览现场还设有精美场景设定画稿展示、拍照打卡互动区域、集章打卡区域以及周边展示等,满足不同年龄受众的需求。
热血沃东南——浙江抗战的烽火岁月
时间:2025.9.4-2025.12.3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从“千人坑”前纪念碑上的罹难者血泪到“受降村”见证的胜利时刻,从淞沪会战中浙籍将士的浴血奋战,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从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到民众对里斯本丸战俘和杜立特行动人员的无私救援,浙江军民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历史贡献,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见证抗战不屈征程和日军罪行的文物史迹。本次展览以大量文物、档案、图片,详实记录了东南前沿的之江大地14年救亡图存的抗战故事。奔腾不息的钱塘江水,见证了浙江儿女共赴国难的烽火岁月、众志成城的英雄篇章。
丝光度——梁绍基的良渚梦境
时间:2025.8.12-2025.11.9
地点:良渚博物院
梁绍基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杰出艺术家之一,以蚕丝为媒介的装置艺术作品闻名,其创作融合了自然、生命和时间等哲学主题,具有强烈的实验性和观念性。
本次展览基于梁绍基共15组艺术作品,在良渚文化的空间场域中进行关联叙述和当代表达,借由蚕丝特性材料和当代作品的意象,重新审视、探讨和联结历史与当下的关系,传递对人类文明的认识与认知,体现“五千年文明不远”。
英雄出少年——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展
时间:2025.7.31-2025.11.03
地点:中国扇博物馆
本次展览聚焦少年英雄故事,分为“革命小英雄”“钱塘烽火——杭州本土抗战英雄”“新中国小英雄”“新时代好少年”四个单元。
小兵张嘎如何机智斗敌?王二小怎样将敌人引入包围圈?小萝卜头在狱中如何坚持学习?这些革命小英雄的故事,是勇气与智慧的教科书。观众可以在留言卡上,写下自己对小英雄的敬仰与新时代少年的心声,还可以在手册留白处,收集英雄头像、象征物精美印章,在活动体验中收集“英雄少年”纪念徽章。
浙水敷文——浙江名碑名刻拓本展
时间:2024.7.31-2025.12.31
地点:杭州孔庙碑林
本次展览以时间为序,分为“秦风汉韵”“魏晋风度”“唐诗之路”“风雅两宋”“富庶江南”五个单元,首次汇聚浙江全省9市、27家文博单位管理、收藏的名碑名刻41通(组),以拓片、实物为主要形式,透过黑底白字,再现了两千余年来一幕幕发生在浙江大地上的历史画面。
即将闭幕
山水行动: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
时间:2025.8.12-2025.10.8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本次展览以“山水宣言”作为序章,分为“诗性共通的语料”“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以有情观无情”三个篇章。《山水宣言》为第一次影像行动所创作,艺术家高世强团队行走拍摄跨三省四山:河南云台山、安徽黄山和齐云山、浙江雁荡山,作品应和“天地洪荒”“山河岁月”的愿景,激发山水经验中的形而上玄思和纪念碑性,并重新恢复那种宏阔时空中吞吐大荒、顶天立地的人学。
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
时间:2025.8.12-2025.10.8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本次展览以矩阵式呈现2025年的百余个“美丽中国艺术实践案例”,从生态建设、自然守护、乡土共筑、在地发声、文旅融合、文化激活、文艺扎根、城市进化、民生普惠、育见未来的多元视角,将每个实践案例置于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讲故事,以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展品相结合的丰富形式增强感染力,生动体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研究院将持续探索艺术在生态文明、城乡发展中的系统性价值,致力于构建连接田野与政策、在地实践与全球议题的行动网络。
壁路薪传:
中国美术学院敦煌艺术藏品及文献研究展
时间:2025.8.12-2025.10.8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本次展览根据时间脉络,分为“砥砺行”“薪火传”“满庭芳”三个部分,以多年来学校师生校友与敦煌艺术的传承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学校藏品及文献积累传统的优势,利用留校作品、档案文件、教学笔记等资源,共展出作品103件,文献90余件,凸显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代表的现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机构对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和传承故实,阐释现代美术教育中中国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多样路径,彰显文化自信。
周蒙·尘归尘,梦归梦
时间:2025.9.9-2025.10.8
地点:浙江美术馆
本次展览是一场关于物质和梦境关系的旅程。艺术家周蒙通过作品塑造充满神话色彩和静谧悠远的氛围,将绘画的主角与诗歌般的梦境相融,并置于自然天地的辽远壮阔中。那些奇幻、神秘的场景仿佛神话里混沌未开的世界,亦是大脑中抽象但圆融的秘密领地。
「游艺之舟」——马耳他小船游浙江
时间:2025.9.13-2025.10.8
地点:浙江美术馆
由马耳他教育、体育、青年、研究与创新部青少年语言与人文教育司与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马耳他儿童绘画比赛,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五届。比赛鼓励马耳他的青少年用多元的艺术形式表达他们眼中的中国,已成为中马两国文化、教育和青少年交流的重要品牌。第十六届比赛的29幅优秀作品首次来到浙江展出。
为促进中马两国青少年的艺术交流,浙江美术馆邀请杭州市的四所学校,选送以“浙江小船游马耳他”和“带你看浙江”为主题的儿童艺术作品,并从中遴选40幅佳作,与马耳他青少年的画作同台呈现“中国·马耳他儿童绘画交流展”。一方乘“橹祖”小船(Luzzu Boat)驶向秀美江南,一方乘乌篷船和画舫穿越地中海的风光,共同呈现他们心中的诗与远方。
北上!北上!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特展
时间:2025.7.1-2025.10.8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此次展览精心汇集170余件/组革命文物,结合相关历史图片资料,通过“集结成军”“向阳而生”“砥砺前行”三大单元多维度还原先遣队与挺进师的壮烈征程。
抗日宣言、散发的传单、使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具等,每一件展品都凝结着烽火硝烟的气息,成为那段铁血征程最直接的物证。尤为珍贵的是方志敏使用过的望远镜,在展厅中静静陈列。
绽放——16至20世纪典藏珍宝艺术展
时间:2025.6.28-2025.10.9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本次展览汇聚了300余件东西方珍宝,包括来自中国各博物馆馆藏的珍品和尚美巴黎约40件典藏臻品等。其中有1810年拿破仑委托尚美创始人尼铎创作的“克雷夫科尔麦穗冠冕”;1910年从宇宙天体汲取灵感的“旭日初升”白鹭羽饰冠冕;来自首都博物馆的嵌珠石錾花金帽顶以及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的鎏金点翠凤冠……
经过匠人巧手雕琢,这些珍贵的材料化作冠冕上绽放的星芒、首饰间绽放的花朵、化妆盒里绽放的雅物,成为东西方艺术交流与融合的永恒见证。
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
时间:2025.6.24-2025.10.10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
本次展览以“大唐盛世”为时代背景,以“法门珍宝”为核心亮点,汇集了全国7家文博单位的百余件精品文物,精选了秘色瓷、金银器、琉璃器、丝绸等大唐瑰宝,为观众提供了一把打开盛唐之门的钥匙。
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惊世宝藏,详细介绍法门寺的历史沿革和地宫情况;第二单元盛世繁华,通过欣赏来自大唐的吉光片羽,将目光聚焦于唐代的衣食住行;第三单元天地精神,通过宗教信仰、文学作品、丧葬制式等探究唐代人的精神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两件秘色瓷这次也回到了娘家,大家可以一睹它们的芳容。
江南与鲁迅的艺术世界
时间:2025.6.27-2025.10.12
地点:临平博物馆东馆
此次展览以鲁迅的艺术世界为核心,通过“美术家鲁迅”“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鲁迅收藏的金石拓片”“书法家鲁迅”和“鲁迅与江南”五大板块,展出鲁迅的艺术收藏与创作,展现其与江南文化的深厚渊源,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多维度的鲁迅艺术世界。
博物馆之城
——杭州的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展
时间:2025.5.18-2025.10.13
地点:杭州博物馆
本次展览分“回望”“凝望”“展望”三个单元,以AI数字人、数字地图、互动游戏等为媒介,以“走遍杭州的博物馆”活动为载体,解读“博物馆之城”理念,展现杭州“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实力、魅力与活力。
洋阳伞伞
——从阳伞到洋伞看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
时间:2025.4.18-2025.10.13
地点: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本次展览将集合110余件/套馆藏精品,联合4家借展单位提供的50余件展品,大多是19世纪到20世纪早期的西方洋伞,每一把都把当时的流行元素玩到了极致。
从伞面的蕾丝、流苏、彩绘、刺绣,到伞柄的象牙、玛瑙、玉髓、金属、珐琅……通过介绍西方阳伞这一种既实用又富有艺术韵味的服饰配饰,也期望通过“伞”这一视角向大家呈现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印迹。
琳琅——清代宫廷玻璃器展
时间:2025.8.15-2025.10.15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
本次展览以单色玻璃为主,同时还呈现了珐琅彩绘、金星玻璃等珍贵品种。展览展出近百件清代宫廷玻璃器,为观众呈现一场绚丽多彩的视觉盛宴。本次展览旨在让观众了解清代宫廷玻璃器的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以及历史文化价值,为研究中国古代玻璃工艺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霸主重生——恐龙科学艺术复原展
时间:2025.4.26-2025.10.19
地点:浙江自然博物院
本次展览将集结上百种“史前生物”,利用超逼真复原模型+ VR黑科技+全息投影带观众探索远古巨兽从陆地霸主到翱翔蓝天的进化之旅,揭秘亿万年前的“恐龙朋友圈”。
7米长最大带毛恐龙——羽王龙以及鹦鹉嘴龙、尾羽龙等众多恐龙明星将被古生物学家和艺术家联合复原,同时配合动作和声音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
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
时间:2025.7.14-2025.10.20
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
本次展览通过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耶律羽之墓、陈国公主墓等出土的精美历史文物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展现草原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阐释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展品近2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60余件。千年易逝,此间却始终商贸川流不息,多元文化交相辉映,草原丝绸之路同样实证了中华文明之连续、创新、统一、包容与和平。
「宫廷画师」养成记
——故宫博物馆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展
时间:2025.6.28-2025.10.26
地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本次展览精选晋唐至明清时期历代名家李公麟、唐寅、赵孟頫、丁观鹏等作品的经典摹本共计102件(套),这也是这些摹本首次从故宫来浙公开展出。做绢、勾稿、上墨、设色、摹款、钤印……
展览特别呈现古书画临摹的七大工艺流程,步步讲究,件件真实呈现,同时引入显微图像、高光谱扫描X射线分析等科技工具,讲述古法技艺如何在现代语境下焕新。
潮新闻记者 王金帅 陈新怡
编辑:姚琼
监制:沈蒙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