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 首发|品牌官
- 作者|品牌官
图源:@梅清妩
引言:当代年轻人的“面子工程”已经卷出新高度了。
又是一年的中秋国庆双节长假,相信不少人的朋友圈已经被外出游玩的好友刷屏了。
但是,有一种说走就走的旅游,连钱都不用花,你信吗?
近日,蓝鲸新闻就曝光了一种让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小众业务——“假装旅行”。
主打一个足不出户“环游世界”,让你实力充当朋友圈的“显眼包”。
图源:小红书
伦敦桥的日出、巴黎铁塔的夜景、马尔代夫的碧海蓝天,只要几十块钱,分分钟让你的微信定位“环球旅行”。
不用买机票办签证,不用挤人山人海,躺在家里修几张图,花点小钱就能让人家以为你刚从马尔代夫看完碧海蓝天回来。
这波操作甚至被卖家调侃为“人类高质量性价比旅游”。
低至40元
就能让你实现足不出户的“出国游”
众所周知,现在的朋友圈早已不是私人领域了,你发的每句碎碎念、每张精修图,都是人设KPI的隐形考核。
一生要“出片”的年轻人,以及需要在朋友圈发假照片炫耀的人太多,有需求,就有市场。
于是就催生了这门“假装旅游”的生意。
图源:@梵四林
实际上,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几年前就有这种业务,而现在这些“旅游定制照”只不过是“代发朋友圈”的衍生版。
前几年,只要20元块钱左右就能买一套朋友圈素材,从购物小票截图到奢侈品晒单,从海边度假九宫格到米其林餐厅摆拍。
豪车方向盘、艺术展门票全给你备齐,周周更新不重样,保证你高逼格的人生不掉链子。
而贵一点的,199套餐还会手把手辅导朋友圈文案。
图源:网络
这一套操作,可以说深得微商朋友的青睐。
当年的网红和微商就是靠这些虚假的人设包装,收割一众“代理”,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而来到了今天,这股风气又悄悄变了赛道——从坑代理钱包的“割韭菜游戏”,演变成普通人的“朋友圈精装大赛”。
图源:小红书
从前是用假素材骗别人下单,现在是用假定位装自己的日常,大家都在比谁的九宫格更“世界那么大我去过”,谁的下午茶更“不经意露出的精致”。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可以发现,这门业务单买个定位8-50块,实况照片3-20块随便挑,想发视频就得再加钱!
照片还能买断防撞款,主打一个“独一无二”。
代发一般通过登陆买家账号的方式实现,除了朋友圈外,小红书和抖音等多个平台,卖家也全能搞定。
国外定位40块送你2张实况图,想凑九宫格的话,则需要以10元/张的价格加购,总共110元就能喜提“假装在国外”的豪华套餐。
不过客服会贴心提醒:“九宫格太刻意啦,精致女孩都发三两张的。”
而这门生意的背后,主力军大部分是在国外的留学生们——人家本来就有大把“预制照库存”,随手拍两张带定位的发圈素材,转头就能赚外快。
图源:小红书
“出旅游照,3元起可买断,图片、live、视频都有”、“代发朋友圈,美国纽约留学生,带定位30元一次,带定位+照片6张100元一次,带定位+买断照片200元一次”......
像这样的帖子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经常都能看见。
图源:小红书
而更专业的职业卖家玩的是“集团作战”:有人专门对接客户,有人负责收图攒资源,那一套黑科技操作甚至能覆盖全球定位。
还有直接卖“虚拟定位神器”的,单次打卡低至个位数,包天包月甚至永久买断都可以,200块就能买断当“全球旅行VIP”。
操作也不难,三五分钟就搞定一条带定位+实况的朋友圈,这效率,比查攻略还快!
图源:蓝鲸新闻
就连头等舱也可以定制,需要500元起步。
这门生意看着低调,实则有模有样。
在某宝上,搜索关键词,随手点进几个商品页,浏览量轻轻松松破万,有的链接直接卖爆2万多单,热闹程度完全不输网红爆款。
图源:淘宝平台
卖家也要懂“投其所好”
话说回来,这门生意看似只要拍拍照片,钱轻轻松松就到手。
但其实,代发朋友圈也不是躺赚的买卖——这里头的门道比你想的多!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防穿帮”,代拍的图不能带有时间和日期的景物或物品,不然客户花着钱买了个“假旅行”,朋友圈一被识破,尴尬得脚趾抠城堡,这波直接算“专业翻车”。
除此之外,随便路边拍两张可不行!
客户要的是“氛围感拉满”,大本钟的晨雾、新西兰海岛的浪花、巴黎铁塔的黄昏……这些顶流地标才是热门款。
图源:小红书
一些卖家还会接受定制代拍,按照买家要求的角度、光线、效果来拍摄,有时会配合摆放挂件、举牌等。
而且还要确保定位真实,提供拍摄服务的留学生要么亲自满世界跑,要么在各地有“人脉搭子”,他们一般会拉一个群委托在世界各地的朋友帮忙拍,全球接力营业,可以说,人脉和体力都缺一不可。
图源:封面新闻
不过,这种代发服务也有一定的风险,要定位真实,留学生得登你微信发圈或存草稿。
遇到靠谱的,录屏还能自证清白;要是碰到不怀好意的,简直就是给自己埋了个“隐形炸弹”,指不定哪天就炸出幺蛾子!
被折叠的真实与精修的人设
之前网上就火过一个梗,“毛坯人生vs精装朋友圈”。
一个个在朋友圈里要多光鲜有多光鲜,在旅行途中就要多惨烈有多惨烈。
图源:@想看日出:)
反正就是“现实里一地鸡毛,朋友圈里岁月静好”。
有人晒玉龙雪山的壮丽美景,实际坐了四十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坐到怀疑人生。
图源:@hello11
有人发海岛美照,实际上在海边裙子湿到可以拧水,风大到头发全被吹乱。
图源:@八茜儿
这些假精致好歹有“真实底色”,那些精心摆拍的瞬间,在以后翻相册的时候还能当回忆杀,暖乎乎的。
可现在这波“纯虚构朋友圈”算咋回事?连“毛坯”都不沾边,全靠P图、盗图、代发硬凹人设。
社会学家戈夫曼早把这事看透了——生活就是个大舞台,谁还没点“表演欲”?发朋友圈本质是“我想让你看见的我”。
但问题来了:为了这“被看见”,至于把自己活成提线木偶吗?
图源:电脑报
答案或许藏在当代人的精神困境里。
一方面,是大家对“被关注”的成瘾式渴求。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指出,人天生需要通过他人的反馈确认自我价值。
当现实中的点赞越来越难,当“普通日常”无人问津,代发的“精致瞬间”便成了救命稻草,至少从点赞和评论的反馈来看,他们依然觉得自己是“被羡慕的人”。
另一方面,是对“阶层焦虑”的应激反应。当朋友圈里频繁出现精致下午茶、出国海岛游等,普通人很容易陷入“我是不是落后了”的恐慌。
代发服务提供的,本质上是“阶层入场券”:花几百元,就能短暂挤进“精英圈层”的幻觉,缓解“被时代抛下”的焦虑。
老话说得好:缺啥晒啥。真有本事的人,哪需要靠朋友圈刷存在感?
你以为的“完美人生”,可能只是人家筛了八百张图、买了定位服务、甚至雇人代发的“定制剧本”。
如果这些虚构的朋友圈只是被用来单纯炫耀,那只能说“你开心就好”。
但如果有人憋着坏,把自己P成“高富帅”“白富美”,用恋爱或合作当幌子,搞“杀猪盘”骗钱骗感情,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坏了。
这套路就跟缅甸电诈如出一辙,专挑慕强慕富的人下手,等人家掏了心掏了钱,才发现对面连张真人照都没存。
写在最后
代发朋友圈的生意,照见的是一个时代的集体焦虑。但我们终究要明白:朋友圈的意义,从来不是活成别人眼里的剧本,而是记录自己生命的轨迹。
那些未被滤镜修饰的汗水、泪水、惊喜与遗憾,才是人生最珍贵的“九宫格”。
当我们不再需要用朋友圈证明“我很好”,或许才能真正活得松弛。
就像那句话说的:“最好的生活状态,是该看书时看书,该玩时尽情玩,看见优秀的人欣赏,看到落魄的人也不轻视,有自己的小生活和小情趣,不用去想改变世界,努力去活出自己。”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