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一座桥,带给大山深处的不仅仅是便捷,还有世界的目光和好奇。
建成通车后的花江峡谷大桥,成为一道独特而又震撼的风景线。桥上桥下都有吸引力,设计之初,就注入了“桥旅融合”的基因,开启从“通行设施”到“云端综合体”的蜕变。

花江峡谷大桥旅游综合体
乘坐207米高的电梯60秒冲顶,到离江面近800米高的桥塔上品一品云端咖啡、看一看360°全景的山河壮阔,在云中挑战1411米的极限跑道,俯瞰大桥脚下的高峡流水、峰林连绵,这将会是怎样的感官盛宴?
从1.0到3.0,桥旅融合升级
近年来,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的贵州,将超级工程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桥旅融合项目。
从坝陵河大桥桥旅融合1.0典范,到平塘大桥桥旅融合2.0标杆,再到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3.0新范式,彰显着贵州省打造桥旅融合的新高度。
将桥梁工程与旅游、文化、生态深度融合,即是贵州造桥的巧思更是发展旅游的智慧。而花江峡谷大桥更是把桥旅融合,融出了新高度。
《贵州省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里早就把这座大桥旅游区列为重点。它就像西线旅游的“中枢节点”,东边串起黄果树瀑布,西边联动万峰林、马岭河峡谷,直接撑起了贵州旅游新西线的骨架。

大桥下花江村小花江码头标准化摊位游客正在就餐。(图 / 黄飛鸿 )
“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的价值太关键了,给贵州再添一张‘世界级旅游名片’,让我们的旅游产品体系更厚实。”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震说,这对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来说,是实打实的硬支撑!
为充分利用贵州世界级大桥的知名度,花江峡谷大桥编制了《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旅游区总体规划》,把“世界第一高桥”的震撼、峡谷景观的壮丽、历史文化的厚重、民族风情的鲜活,全都融进去,谋划了“一核两轴八片区”的空间格局。
大桥将黄果树大瀑布、花江峡谷大桥、贞丰古城、安龙招堤、兴义马岭河峡谷和万峰林等景区串珠成链。一场关于“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践,正在这里悄然改写贵州西部的旅游格局。
沿岸的两地对花江峡谷大桥充满了期待。黔西南州将借力花江峡谷大桥打造贵州西线黄金旅游带桥“流量”转化为发展“留量”。安顺市同样打出“瀑桥联动”“桥地联动”“景城联动”三张“王牌”。
设计前置,打造超级文旅IP
桥旅融合,绝非“在桥上加个观光台”那么简单。
“在合理的结构体系支撑下,桥梁所展现出的力学之美,使其特别适合开发桥旅融合发展项目。”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总工程师许湘华说。
设计前置,给未来留足空间。花江峡谷大桥充分考虑后期桥旅融合的需求,从结构上进行计算,预留了旅游设施的预埋件,为桥旅融合发展预留充分条件。

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航拍(图/ 李允凤)
面对峡谷里难以捉摸的风,花江峡谷大桥设计负责人叶洪平选择与风做起了朋友:“我们通过风洞试验、数字仿真技术研究,主梁首次采用“中央上稳定板+上下水平稳定板”的气动措施,既节约造价,又可作为桥旅融合空中竞速跑道。
为了使花江峡谷大桥与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相生相融,设计师们不仅考虑了交通功能的实现,还特别注重与周边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的相生相融。以“中国脊梁”和“三叠纪古海洋”为主题,打造桥旅融合新景观。

花江大峡谷日落风光
“花江峡谷地带是全球古生物学家三叠纪研究的‘圣地’,也是国内最长的峡谷,属世界级旅游资源。”叶洪平说,一桥飞过,跨越了4500万年的历史。
与大桥同步施工的,还有蹦极、跳伞、竞速跑道等高空运动设施和空中咖啡厅、观光廊道等休闲设施,还配套建设了云渡服务区,涵盖悬崖酒店、露营区等设施。

花江峡谷大桥云渡服务区
无疑,花江大峡谷大桥的桥梁融合文章,是在坝陵河大桥可以进入桥体内部观光旅行,以及平塘大桥与服务区、周边景区深化融合发展的建设经验上,又一次巨大升级。
“贵州旅游的独特之处,在于能让世界级工程化身旅游吸引物,避免传统旅游项目的高额前期投入,显著提升了投资回报率。”在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云南湄公河集团董事长俞锦方感慨。
梦想发芽,引领桥下创业潮
一切高大上技术与设计,最终都要落笔于“民生”二字。花江峡谷大桥通车后,跨越峡谷仅需两分钟。
桥下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村民创业热情高涨,开办精品民宿、经营农家乐、升级小吃摊……一场由“桥”引发的创业潮与乡村蜕变,正在峡谷深处火热上演。
林国权“桥”见了希望,回到家乡贞丰县,在花江峡谷大桥下开起了民宿。

林国权的桥缘居民宿
计划将民宿经营与大桥深度绑定的他,化身大桥“云监工”在自媒体上更新大桥的航拍美景,一年时间抖音粉丝数从一千涨到9.7万,给民宿赚足了人气,每逢节假预订火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峡谷村,54岁的梁国荣正埋头做着木工活,电锯划过木板的嗡嗡声在木质大厅里格外清晰。一块厚实的木料在他手中逐渐成形,即将成为民宿里的一套家具。为了迎接花江峡谷大桥通车,这栋由他亲手打造的全实木装修民宿,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憧憬。
从闭塞到联通,桥梁建设的意义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突破,更是思维疆域的拓展,沿岸的关岭、贞丰两地对花江峡谷大桥充满了期待。
“每天开门就能望见世界最高桥,但我百看不厌。”贞丰花江村里第一个开农家乐的梁绍清乐得合不拢嘴,最近电话响个不停,都是天南地北预约来吃饭的。

梁绍清家门口抬头就是花江峡谷大桥
“游客来了,不仅要吃好,也要住好、住得舒服,”关岭花江镇的卜彪原本经营诊所,看准大桥带来的旅游人气,毅然将自家700平方米的房屋改造为民宿。
如今,游客可在花江峡谷大桥辐射的旅游带上观瀑布、登高桥、逛古城、赏荷花、穿峡谷、游峰林,体验世界级的独特山地旅游资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编辑 王怡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