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集市夜晚盛况。晏涛 摄
镜头掠过碧波之上的霍比特小屋,穿过稻浪簇拥的咖啡厅,定格在鸟语林萌宠互动的温馨瞬间……一场沉浸式直播,将君山的诗意画卷,实时铺陈在万千网友眼前。评论区瞬间被“太治愈了”“国庆必须去打卡”的热情留言刷屏。这不仅是画面的传递,更是消费欲望的点燃:最终,这场直播单日成交464单,总营业额突破50万元。
这高额收益,是线上营销的捷报,更是君山区在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后,破解“后盛会时代”发展命题的关键落子。通过这扇“永不落幕”的展示窗口,君山之美正跨越山海,持续将“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留量”。
米谷有机农场霍比特小屋。晏涛 摄
“高光”之后,如何避免“高开低走”?
五月底,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岳阳圆满落幕,为全市文旅带来现象级客流。然而,节会经济的“潮汐效应”如影随形——如何让“节会流量”不只是一阵风,而是转化为区域旅游的“持久生命力”?这成为岳阳各景区必须作答的现实考题。
旅发大会期间,君山区凭借江豚湾的生态禀赋、微笑绿洲露营地的爆满人气以及芦苇荡中的艺术装置,成功“出圈”。但君山清醒地认识到,盛会的高光是“引爆点”,真正的功夫在“会后”。
“大会引流是‘序曲’,真正的‘主歌’是常态化的精彩。”君山区文旅局局长王吉平一语中的,“我们的目标,是让游客从‘愿意来’到‘留下来’,再到‘还想来’。这背后,是体验、业态与运营模式的全面升级。”
面对挑战,君山区选择以“数字化引流”与“常态化运营”双轮驱动,而鸟语林的实践,正是这套新路径的生动注脚。
小游客在鸟语林生态度假区内玩耍。晏涛 汤可可 摄
鸟语林“直播翅膀”何以扇动高额收益?
在君山的文旅棋局中,“鸟语林模式”的成功,绝非“架起手机”那么简单。其核心在于“运营前置”的战略眼光与“内容深耕”的持续耐心。
旅发大会前,鸟语林就已将“后旅发时代”的运营纳入整体规划。大会落幕,景区迅速将直播从临时性宣传,升级为有固定排期、专业团队和系统内容体系的常态化产品,实现了从“借势”到“造势”的平滑过渡。
这里的直播,并非简单呈现风景,而是通过精心策划霍比特小屋、稻田咖啡等特色场景的深度体验,将观众拉入一个可感知、可向往的诗意空间。知识科普、情感共鸣与沉浸式向往,共同构成了其内容的独特吸引力,成功打通了“线上种草—线下打卡”的转化路径。
直播的火爆,离不开线下业态的强力支撑。鸟语林在会后持续升级民宿、增设互动项目、优化服务动线,始终围绕“如何让游客停留更久、体验更深”进行精细化打磨。正如鸟语林生态旅游度假区运营负责人赵飞宇所言:“我们打造的,是一个可持续运营的内容平台,每一场直播都是精心准备的‘线上产品’。”
湖景房。晏涛 摄
从“一花独放”到“春色满园”
君山的探索,并未止步于鸟语林的“一枝独秀”,而是致力于构建“全域联动、业态融合”的“满园春色”。
该区更新理念,从“经营场地”转向“经营内容”。麋鹿苑的“麋鹿回家”互动、江豚湾的电竞露营音乐节、洞庭湖博物馆的研学课程……各景区纷纷化身内容创作者,推动旅游从单一观光向复合体验深度转型。
同时,加快格局之变。一条条资源产业路,将分散的景点“串珠成链”。采桑湖国际观鸟、广兴洲农旅融合、濠河国际垂钓与瓜果采摘等业态互为补充、相互引流,共同构筑起内容饱满、特色鲜明的区域旅游图景。
这一系列变革的背后,是政策体系的持续赋能。君山区通过出台激励政策、构建长效机制,为文旅创新注入了稳定可靠的支撑。
国庆假期将至,君山已准备好新的“答卷”:鸟语林的“丰收季”系列活动门票预售火爆,湖景民宿一房难求;微笑绿洲的“健康跑”、江豚湾的音乐节、“江湖君山宴”的美食体验也已准备就绪。
农场养殖的可达鸭。晏涛 汤可可 摄
“旅发大会的落幕,是新征程的开始。”君山区副区长周振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与运营创新,推动君山从‘网红之地’迈向‘长红之城’。”
从“节会流量”到“常态留量”,这条路充满挑战,但君山以其系统化的探索与实践,已然迈出坚实步伐,为岳阳乃至更多寻求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地区,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君山样本”。
来源丨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小弓 通讯员 汤可可 罗羊慧
【来源:岳阳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