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丹棱县大雅广场,“家国颂歌·橘橙音乐会”拉开帷幕,台下,座无虚席,台上,歌舞飞扬,上千名现场观众在演出中感受城市激扬向上的力量。有活力、有温度、有人气,这已经是丹棱县今年举办的第六场橘橙音乐会。从初步尝试到形成品牌,从“几枝独秀”到“全民歌星”积极参与……没有门票,不设围栏,场场人气爆棚,线上线下参与群众近30万人次,“橘橙音乐会”成为这座小城的“爆款顶流”活动。
政府搭台
群众“唱戏” 全民参与
文化活动的生命力,从来不在专业舞台的光鲜亮丽,而在群众参与的热情里。丹棱“橘橙音乐会”的起点,正是精准捕捉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7月7日,思蒙河畔,丹棱首场“夏夜晚风·橘橙音乐会”唱响。整整三个小时,当地乐队、合唱团、群众演员轮番登场,现场人山人海。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官方平台上市民纷纷留言“再办一场”。
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丹棱深切感受到市民群众对文化的热情和需求,紧接着,第二场、第三场……更多的音乐会“如约而至”,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了“乐迷”。年内连办6场,从“尝试性活动”变成群众期待的“文化日常”。与多数县城“请明星、卖门票”的模式不同,“拿起麦克风就是主角”,丹棱用最朴素的规则激活了文化的原生动力,人人可参与,处处有共鸣。
这种音乐会模式,打破了“送文化”的单向输送。政府只“搭台不唱戏”,不设固定舞台,不搞统一彩排,保留歌声里的生活本真,哪怕有跑调的瑕疵,反而多了几分烟火气,实现“群众演、群众享、群众乐”。
城景相融
文旅共生 动能转化
县城文化活动要避免“昙花一现”,关键在于跳出“就文化办文化”的局限,把活动嵌入城乡空间与消费场景。
丹棱的巧思在于将“橘橙音乐会”打造成“可触摸的文化体验”,让文化不再是陈列的展品,而是串联城乡、带动消费的“动线密码”。自举办以来,音乐会换过不少场地,但是这些场地都选在了最接近观众的地方,有城市中心广场、也有遛弯散步的公园。没有门票,没有围墙,大家席地而坐,近距离观赏演出。游客循着歌声打卡,市民伴着音乐在公园漫步,音乐会串联起丹棱的城市文化地标和活动空间,激活了一个个场景,千年白塔前、中心广场上,城市景观与艺术的融合,“乐动”全城的同时,也让整座城市更加生动,更有人气。
值得一提的是,丹棱没有让音乐会止步于城市空间,而是延伸出“第二主场”。老峨山“萤火之约”音乐会,在竹林响起,萤火虫观赏、烧烤夜市、汉服旅拍同步开启,游客从“听歌的客人”变成“消费的主角”;周边群众借着音乐会的人流摆起摊位,卖起丹棱冻粑、果小酒、丹棱文创产品,文化场景实实在在转化为经济动能。
从“顶流”到“引流”,越来越多游客为演出奔赴一座城,橘橙音乐会让丹棱成为游客“愿来、能留、想消费”的新选择,实现了“文化聚人气、人气带消费、消费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本土赋能
品牌深化 全域联动
文化活动品牌最怕“千城一面”,丹棱“橘橙音乐会”能形成持续影响力,不图“一时热闹”,核心在于牢牢抓住“丹棱特色”,让品牌与地方发展深度绑定,提升辨识度,打造一张鲜活长久的“文化名片”。
作为“中国桔橙之乡”,丹棱将“橘橙”植入品牌名称,让“橘橙”从地方产业变成文化活动品牌的“视觉符号”。同时,音乐会主题随时节流转:“夏夜晚风”纳凉,“秋韵拾光”庆收,“家国颂歌”抒怀,既贴合群众生活节奏,又形成持续的品牌记忆点。
不仅如此,丹棱将橘橙音乐会与六月六朝山会、老峨山越野赛、丹棱“橙BA”等活动串联起来,形成“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的全域联动格局。9月19日,第二届老峨山山径赛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游客成了当天橘橙音乐会的忠实听众。同一天,“园区夜未央,咱们工人有力量”橘橙音乐会在丹棱工业园区举行,产业工人自编自导自演,以音乐致敬劳动,用旋律汇聚实干力量。橘橙音乐会不再是单一的活动符号,而是全域的“联欢大合唱”。
一场场音乐会证明,有生命力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而是源于群众、扎根大地、与时代同频的“共生”。
小城故事多,半城烟火半城歌。从音乐演出到独树一帜的文旅新名片,“橘橙音乐会”不仅是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探索,更是一次文旅融合发展的丹棱实践。让游客停下来,“聆听”这座千年古县,让游客留下来,感受这座小城的更多面。
“橘橙音乐会”仅仅是当地文旅“破圈”的一个缩影。丹棱处在“成都1小时经济圈”,直面都市圈3000万消费人口,有都市近郊的区位、历史文脉的传承、亦城亦乡的特色,有全域全业态发展文旅产业的潜力。在丹棱,研学游、体育赛事、康养漫游……越来越多可感知、可体验的旅游产品涌现,当地因地制宜推动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力争成为都市圈“说走就走”的第一选择。
据了解,中秋国庆假期,丹棱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为广大游客“上新”。在大雅堂博物馆、幸福古村、老峨山景区将开展雕版印刷技艺、丹棱唢呐等非遗体验;举行“萤火之约”音乐会、“月满古村”大型直播等特色文旅活动。全民参与、主客共享,当地文旅活力持续迸发,城市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动能越来越强。(刘丁源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