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节遇上中秋节,8天长假释放探亲、旅游需求。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在日前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道,今年“十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平均每天大概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
自驾仍是这次假期出行的主要方式。据交通运输部预测,自驾出行将达到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可能会突破日均7000万辆,特别是长距离出行的加油、充电需求会比较大。
多个出行平台的预测数据亦反映出今年假期自驾出行的高涨热情。滴滴租车统计,“十一”长假租车自驾车源紧俏,3天以上的中长租预订单占比达58%,超60%预订单覆盖9月30日至10月2日;“大交通+落地租”成为主流出游模式,北京、成都、广州、深圳、乌鲁木齐租车需求最高,川西、滇西、青甘等环线依旧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假期前,国内成品油价于9月23日经历了连续两轮调价搁浅,继续维持此前较低油价水平,即全国大多数地区92号汽油零售价在7.2元-7.3元/升,这意味着假期车主们将以较低用油成本自驾出行。
今年“十一”假期出行的另一个特点是,出行高峰预计出现在假期首末两端。李扬表示,第一个高峰预计出现在10月1日,单日客流量可能会超3.4亿人次,再次出现历史峰值。第二个高峰会出现在中秋节后,也就是10月7日、8日这两天。
同时,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假期期间较重要的出行工具。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数据,新能源汽车假期日均约1250万辆,占日均总流量近20%,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30%。受此影响,国庆期间,全国超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将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
叠加出行潮汐走势,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预计,今年国庆与中秋假期期间,外出出行的充电高峰将集中在9月30日和10月1日。9月30日13时充电车辆开始增多,充电高峰出现在22时至24时;10月1日当天从7时开始充电车辆增多,10时至19时出现充电高峰。从返程看,10月6日、7日两天将迎来返程充电需求高峰,每天将从10时一直持续到21时。
面对大规模人员流动,为了保障“十一”假期公众自驾出行用能需求,交通运输部门、国家电网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我们针对高速公路拥堵、新能源车充电长时间排队等问题,“一区一策”提升服务区充电服务保障能力。”李扬表示,交通运输部已对全国最繁忙的充电服务区也做了梳理,要求这些服务区“一区一策”提升充电服务能力。
价格引导是今年的创新手段之一。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监控中心总监史双龙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9月29日至10月8日期间,国家电网探索开展高速充电至80%-90%赠送优惠券的方式,引导用户避免长时涓流充电,以技术和经济手段压降单车平均充电时长,引导车主到高速出入口附近的城市充电站充电,缓解高速服务区充电压力。
硬件保障方面,我国正持续加快充电设施布局。国家能源局不久前提出,我国将加大力度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并对重大节假日期间利用率超过40%的充电设施实施大功率改造,到2027年底,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将超过10万台,持续提升新能源车主出行体验。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