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丘北,很多都是从“普者黑”开始的。“普者黑”是彝族语,意为盛满鱼虾的湖泊。丘北高铁站不叫丘北站,而是叫普者黑站。丘北县以美景出圈,而我在那儿住了十来天,却因美食而舍不得走。
普者黑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跟“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相似之处。成片的村庄是景区精髓所在,有山有水有村落,人文与自然的和谐,才有了景区之魂。
村子里民宿多,每天坐着看窗外的田园就能发呆一整天。
普者黑离县城并不远,可以坐有轨电车过去。这么一座滇东南的小城,还有着轨道交通这样的配置,发达得让人惊讶。
到了县城,仿佛到了美食的汪洋。
职中加油站对面的“清雅斋牛肉馆”,是我最喜欢的一家牛肉店。从第一碗牛肉米线开始,我就把这当成了在丘北的“食堂”。
跟别的地方不同的是,这家用的是骟牛,即阉割过的公牛。骟牛温顺,肉质更细腻,熬出来的汤也就更鲜美了,这也算滇东南地区的独有特色。
一大早杀了牛,早早煮了一大锅肉,从早上卖到中午,客人络绎不绝,卖得快的话,还没到下午一点钟就售罄了。当地人喜欢肉“壮”一点,指的是肥一点,油香足,看起来丰腴实则不腻。若是瘦一点,纹理有致,有点紧致但一点都不柴。
我更偏好肥瘦相间的腩肉,中间再夹杂一点筋头巴脑最佳,切大块点嚼起来更得劲。若是肉上再带点软糯的牛皮,那口感就更绝妙了。
调料区肉眼可见的丰富,香菜、薄荷、葱花、韭菜花、咸菜、糊辣椒、泡椒、辣椒酱、蒜蓉水、青花椒面,还有味精。除了味精我都加了个遍,自己再拿上一口大瓢舀上牛肉鲜汤往铺满牛肉的米线上浇。
有地道的“丘北辣椒”加持,热汤激发出浓郁的香味。丘北辣椒有名得很,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到了晚上,摇身一变“火锅店”。有拌好的生牛肉,也有煮好的熟牛肉。我喜欢这家自己腌制的酸菜,总要来上一小碗,酸得比较纯粹,开胃的一把好手。
都说丘北的牛干巴比较有名,这儿好的牛干巴要经历“九晒九露”,表面呈板栗色,切开呈玫红,嚼劲十足之下又带有几分柔嫩。
牛肉整体水平颇高的丘北县,各家牛肉馆都有其绝活。“罗家牛肉”也是本人口中的“从小吃到大的店”,但是直接搜“罗家牛肉”是找不到的,在出租车司机的指引下,我来到了“丘北云瑞上寨牛肉馆”。
这家牛肉口感偏劲道,不管是牛肉还是牛筋都会多几分嚼头。比较让人惊讶的是,二十块钱一碗的牛肉米线,牛肉满满,难怪在这儿吃粉要排着队,因为性价比实在太高了。
汤很鲜,米线也很鲜,洁白的米线有着米香味儿。
小店的另一侧烤着雪白的饵块,一翻面,烤得焦黄的饵块也散发出迷人的米香味儿,简直太勾人馋虫了。赶紧要了一块,掰开,那股糯劲实在让人忍不住要下嘴,不过这时候我劝你有点耐性,得稍微吹掉些热气,不然粘着烫的滋味可不好受。
丘北米线浇头不仅有牛肉,还有土鸡、辣鸡、卤肉、锅烧、猪头肉等等,甚至什么荤菜都不放,放点咸菜、干菌子或是菌子油,就足够美味了。
煮好的鸡切成块,放到大铁盆里拌成麻辣味儿,跟米线是“最佳伴侣”。麻辣鸡块入口,触电般的微麻在舌尖上“蹦迪”,此时再来一口鲜香的米线,别提多带劲了。
要是点了卤肉米线,那就配一小碟辣鸡,多加点豆子和韭菜,丘北的辣椒一定得放足,这才有丘北米线范儿。
不光是米线,还有粉皮和饵丝都能随意搭配。大块的猪头肉跟粗粗的粉皮搭配极佳,一口一个满足。
到了晚上,也有米线可吃,不过得到夜宵摊子。门口的烧烤铁架上铺满了建水豆腐,摊子上摆满了各种卤味和凉菜。
比如这切得晶莹剔透的柠檬拌猪皮,就是一道下酒的佳品。
丘北不乏这样的夜宵馆子,哪家人多就钻进哪家。一碗肉酱米线,再来个卤鸭腿,几块建水豆腐,晚上吃得丰富又自在。
要是看到油角一定要来一盘,这貌不惊人的小吃,吃过一个之后,就逃不过真香定律,饺皮酥脆,韭菜肉馅饱满喷香。
除了牛肉,丘北羊肉也足够的惊艳。这家在辣椒交易中心附近的“香四园羊肉火锅”店实在让我难忘。在吃过的羊肉中,这是与呼伦贝尔的西旗涮羊肉、新疆巴楚的馕坑架子肉、吴忠手抓等顶级羊肉齐头并进的存在。
虽然西南的羊,不能清水一煮就无膻,但融合香料能煮出羊肉绝妙之味。羊肉用独家秘方白煮好后,只需一锅清汤就能涮着吃了。
先喝一碗羊汤,热汤冲一碗密密麻麻的韭菜末,韭菜香味激发,与清新的羊汤形成刚猛与温柔的组合,别具特色。
羊肉带皮最美味,皮与肉之间脂肪极薄,吃起来柔嫩中带着几分弹牙,乃肉中极品。配上特有的云南蘸水,还有店家特制的蒜片酱油醋调味,味道的层次感有点让人数不过来了。
丘北还有一道火锅美食就是“豆浆鸡”,我曾吃过的“秧谷豆浆鸡母店”在网上看好像关了,不过在椒莲广场附近倒是有另一家。
豆浆鸡锅底就是豆浆,这豆浆三分像豆花,七分像豆腐脑,这是“可以喝的锅底”!
秧谷鸡是苗族人用中草药幼秧苗和包谷喂大的,这种鸡的肉质水嫩,带软骨部分轻轻一嚼就分离开来,入口脆口中带有豆浆的鲜甜。
要说云南人最喜爱的美食,莫过于洋芋。在丘北,看到烧烤架上一圈洋芋围着“建水豆腐”和“包浆豆腐”,旁边还烤着几个鸡蛋,经过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坐下来。
重阳街金色荷塘这家“泸西特色烤洋芋”,用的都是红皮土豆,这种土豆烤着吃,脆中微糯,跟一般土豆粉粉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蘸料罐子也是看得我眼花缭乱,二十种多不同的调味,我胡乱挑选几种搭配,蘸着土豆吃都不错。
除了建水豆腐还有长条形的石屏豆腐,吃起来里面爆浆,那种发酵了的香味实在让人欢喜。
若是想简单在丘北吃一顿,那就去粗粮食堂吧。
这可比快餐店高级多了,锅里煮着的汤菜香喷喷的很诱人,浓浓的家常风味且极具地方特色。
据说有些食材是合作的农场专供,品质上会有保障一些。
至于粗粮,有荞麦饭、小麦饭、玉米饭还有大家常吃的白米饭。
在丘北十多天下来,都快吃出了“工伤”,离开的时候一上秤,胖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