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锅包柚
封面图源|Unsplash
“我的旅行我做主”
年轻人总能搞出旅行新花样。
继特种兵旅行、拼团游、窝囊游后,年轻人中又开始流行一种旅游新趋势——Solotrip。
Solotrip,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出发,独闯天涯。比起一人食、一人居、一人微醺,一个人旅行的快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不用迁就、不用商量,全程自己说了算,主打一个“我的旅行我做主”。
先是节奏,完全自己拿捏。
一人出行,意味着彻底告别了“导游”的身份,再也不用出发前就纠结“同伴能吃啥”“同伴想去哪”,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你可以特种兵出行,在周五下班后赶最近的飞机,坐着红眼航班抵达目的地,开始两天一夜的“微信步数破万挑战赛”;也可以摆烂式出游,只定城市不定行程,在路上才决定去哪个景点,到景点才定好附近的酒店,主打一个开盲盒般的体验;当然,也可以选择白人式度假,找个舒服又惬意的酒店,最好有泳池有躺椅,想躺就躲在酒店里一天不出门,想逛就在酒店附近溜达,睡到自然醒,景点随机选……
图源unsplash
还有地点,也凭喜好解锁。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Solotrip,能看到年轻人已经把Solotrip的脚印拓到了地图的每个角落,从新疆、甘南这些热门旅行大环线,到福州、泉州、大同这些历史宿命感拉满的古城,再到普洱、乐山这些慢节奏的烟火气小城,就没有他们不能一个人去的地方,只有还没出发的年轻人。
状态,更是自己说了算。
有人会在Solotrip中彻底关闭社交开关,全程享受“冷脸自由”,不用费心找话题,也无需察言观色,就在陌生街头当一个快乐的闷葫芦;也有人热衷于玩一场“角色扮演”,既可以做一名主动搭话的社交悍匪,也可以当一位静静观察的都市隐士,“反正没人认识你,i人e人全凭心情”。
当行程、节奏、状态全都归于自己,旅行的意义,便超越了观光本身。
我发现,几乎社交媒体上每个Solotrip的年轻人,回来后晒的远不止攻略和美照,他们更爱分享的是旅途结束后心里悄然出现的改变和记忆——有人和在路上偶遇的陌生人,交换了过往的经历,虽然可能一辈子只能见到这一面; 也有人在无意间走进的当地小馆子里,和邻桌的当地人不经意聊起来,意外听到了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城市秘密。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的小超市,图源unsplash
每个人当然都有自己的心之所向,但有很多人都被困在工位上。那些旅游博主的帖子下面,你肯定看过这样的评论,“替我自由”“我也想去”“有生之年能去上XX么”,他们也不是不想出发,只是总被“没时间”“没人陪”困住脚步。
可“完美的时机”和“对的人”,好像永远在路上。于是,一部分年轻人不再等了。Solotrip,就像是年轻人对于等待状态的反抗。他们主动创造出发的条件,把旅行的主动权交还给自己,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在路上,见天地,也见自己
年轻人选择Solotrip,当然不是因为“孤独”,而是因为“清醒”——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敢于独自去实现。
就像网友@光影 所言,“人在Solotrip中能完全忠实于自己。”
有人选择Solotrip,就是想去解锁从未去过的目的地。
之前刷到位网友,说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和朋友们商量去新疆毕业旅行,后来因为朋友们不是要实习就是要回老家,最终大家只能妥协来了个短途周边游。但对新疆的执念就这么留下了。后来每年,她都会约朋友去新疆,但时间全都凑不上。
直到今年,她说自己“不想再等了,实在太想去新疆了”,就一个人请年假,租了辆车,来了次六天五夜的Soltrip,终于将那些在她收藏夹里尘封已久的景点,一网打尽。
新疆喀纳斯,图源unsplash
有人是想在Solotrip中只做自己的第一责任人。
我一位上海的朋友,几年前和发小一起去日本旅游,却因为过程中发小和自己想去的地方截然不同,而总产生分歧,差点闹得不欢而散。最终俩人干脆成了“酒店搭子”,白天各玩各的,晚上一起A酒店钱。
这还算好的。印象里有个热帖,帖主说自己和朋友一起去旅游,玩了五天吵了五天,玩也没玩好,吵也没吵赢,回来直接拉黑删除组合拳,不光浪费了假期,还失去了个朋友。评论区都在劝帖主,“你一个人去玩不就好了?”
而我那位朋友,在发现原来自己一个人也能在异国他乡解决自己的交通和饮食,还能给自己安排好行程后,也突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那之后,她就开始自己一个人旅游,旅游地图从周边的杭州、宁波、扬州,拓展到内蒙、川西,全程只遵循依靠准则——让自己开心就好。毕竟别人旅途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为什么要由自己买单?
也有人就是想在旅途中看见自己。
有位Solotrip过14次的网友,说一个人旅行,意味着和自己交流的机会更多了。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吃什么,想逛什么,想做什么,再去安排一天的行程,要自己一个人解决路上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打不到车,语言不通,手机没电,甚至是丢了证件、掉了行李。“虽然一开始会手足无措,但当事情都被解决,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只会感慨原来我一个人可以解决这么多事情!”
桂林,图源unsplash
有时还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当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或国度,没有其他人让自己分神,反而能把自己的感官更全神贯注地投射在城市中,会更容易和当地人产生连接,也更容易沉浸式地体验当地的文化与美景。
Solotrip不单单是一种旅行,更是一种追求独立、自由,与自我对话的生活方式。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一旦尝试过Solotrip,就很难再回头。毕竟没有什么比忠于自己,更爽的了。
随时出发,无需等待
Solotrip的魅力不止在于“去哪儿”,也在于“如何去”。
如果说Solo的形式,让年轻人找回了旅游的主导权,那么自驾的方式,则帮年轻人放大了自我探索的可能。
自驾能在Solotrip的过程中,帮你解决很多问题,你可以不用为了赶上最后一班地铁而仓皇结束行程,也可以不用因为打不到车而在路边徒留焦虑;自驾也能陪你捕捉美好的风景,比如不断向前延伸的路,比如远方隐约浮现的雪山,以及转角偶遇的一道彩虹,还有红遍漫天的整片夕阳。
更重要的是,自驾给“说走就走”增加了无限的可能,也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误打误撞的体验。你可以因为一片好看的云,就拐进一条无名小路拍照打卡;你可以因为偶然发现的一座当地古宅,就停下来走进去一探究竟;你也可以因为扑面而来的柴火饭香,就去一家苍蝇小馆里品味美食……打破公共交通的路线规划,那些藏在巷子里,隐于深山中,甚至社交媒体上都没人分享的地方,都能让你轻松抵达。
就像网友@momo来到新疆塔县前,还因为网上“不如北疆”“不如西藏”的评价而担心和犹豫,但在真的开车自驾经过时,却被塔县的壮阔和苍茫而震撼,甚至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动到一个人在车上流泪”,最终他在塔县停留了三天。这种随机而遇的惊喜,是很多精心规划的路线无法带来的。
当然,在远方独自探索的路上,最好还是有一位可靠的伙伴。而神州租车,一直都是你追求自由路上的支持者与陪伴者。
无论是通过便捷的网点与APP提供随时可用的车辆保障,还是一年一度品牌tvc里倡导的“去那些没去过的地方”,神州租车一直在做的,就是努力唤醒年轻人心中对远方的渴望,并鼓励他们是时候出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听着那句“神州山海,此生必驾”,看着画面里的人们驾着车,去远方,去附近,穿行于新疆的雪山沙漠与泉州的红砖巷弄,谁能不心动,谁能不想立刻出发呢?
方向盘在手,你就拥有了决定下一站去哪的绝对自由。无论是想去追逐一场海边日落,还是探访一个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隐世古镇,抑或是打卡你向往已久宝藏路线,或是穿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无垠驰骋,遍布全国的神州租车,能帮你轻松启动,精准抵达每一个心之所向。
人有向往,车已就位,出发的条件已经具备,只要愿意,你随时可以上路。
Anytime都是合适的时间,自己正是那个对的人。是时候规划一条专属的线路,去那个在你心里念叨过无数次的地方了。这一次,不再协调,不再妥协,踩上油门,去抵达那条真正属于你的路。
路上所有的决定、所有的风景、所有的意外与惊喜,都真正由你一人独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