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邵天懿 记者 董旭明 通讯员 鲍圣慧 王坦
记者 董旭明 摄
坐船游大运河,是很多市民游客在杭州的热门打卡体验。这个国庆节,国内首个大运河“AR水上游”体验项目将在武林门码头正式启航,沉浸式体验大运河又有了新玩法!
这场穿越千年的“时空修复”之旅有哪些亮点?跟着潮新闻提前踏上“AR水上游”船,一起穿越到千年前,跟大运河来一次“时空对话”。
记者 董旭明 摄
在武林门码头登船落座后,戴上Rokid AR眼镜,柳永笔下的“钱塘自古繁华”,如一幅画卷般徐徐呈现。船到潮王桥时,两侧桥墩上的四尊潮王石像跃然眼前,在眼前或昂然屹立,或骑鲤鱼精,手持降妖宝叉,怒视河心,似乎随时准备与水中妖魔一决高下。
当游船缓缓驶过香积寺路与拱宸桥时,可以通过AR技术“香积点灯”“拱宸复桥”,沉浸式走进“丁丙修桥”等运河历史故事,打破“走马观花”式的传统观光。
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供图
“以前坐过好多次游船了,但更多是看自然风光、听讲解。今天是第一次通过AR眼镜的助力,一边看风景一边看历史上的运河故事,非常新奇。”在试运行期间前来体验“AR水上游”的路小姐兴奋地说。
据了解,该项目由杭州水陆集团联合Rokid等科技企业共同打造。AR眼镜里的这些画面,是如何随着游船移动的?这就不得不提到其中的科技含量,该项目突破了传统AR设备在移动场景中的技术瓶颈,创新采用了3DoF(三自由度)追踪方案。通俗地说,就是游船在匀速行进与轻微晃动中,AR眼镜可以精准锁定用户的头部旋转动作,让画面内容稳定叠加于实景之上,实现“画面不漂移、体验不出戏”。
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供图
另一个技术突破点,就是该项目的“智慧大脑”中控系统,它具备一键启停、全局进度管理、无缝视角重校准等多项功能,还首创了水上场景下AR眼镜多台设备统一控制的先例。这也是该项目自主研发的中央控制系统,确保每位游客在关键节点(如香积寺、拱宸桥)同步触发剧情,实现集体共鸣的沉浸式体验。
除了大运河传统文化元素,“AR水上游”同样呈现着杭州运河两岸城市发展的步伐。随着“AR水上游”到了小河直街,乘客可以沉浸式体验江南运河人家的慢生活。行至运河边的小河公园,画面中则再现了当年中石化小河油库的实景照片,这样的时空对话,也让不少老杭州人感慨,高耸的油罐褪去工业外衣,变身成了会发光的“油罐灯笼”,一代人奋斗的青春,蜕变为运河百姓的诗意栖居。
记者 董旭明 摄
“接下来,‘AR水上游’之旅,还将围绕大运河可听、可看、可感打造诸多数字文旅融合新场景,进一步延伸与水岸空间、商业业态、非遗体验的有机联动,在历史叙事与现实场景中,展现大运河的时空魅力。”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水陆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林蔚介绍。
【潮新闻+】
“AR水上游”项目,将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推出。航线为武林门码头—拱宸桥—武林门码头(环线),时长约1小时。体验价成人198元/人,青少年99元/人(1.5米以下),可通过“杭州运河游船”小程序、“杭州水上巴士”公众号预约。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