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承雪峰旅游公司之邀,我随溆浦作协参加雪峰山索道正式运营活动。这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探幽访胜的好时节。
正午时分,我们一行15人已赶到北斗溪涉江基站。仰首望去,但见群峰叠翠,一条银绳自山顶斜落,那便是今日开始启用的雪峰山索道。
索道全长七千六百米,垂直高差一千一百五十八米,三座站台的名字更是风雅--“涉江”、“九歌”、“天问”,都取自屈子辞章,还未登山我却有了几分诗意。
进轿厢的刹那,心竟有些惴惴。我素来恐高,平日里登高望远总要扶栏踟蹰。谁知这轿厢起得极稳,如一片云絮悄然离地。初时还闭眼紧握着扶手,待升至半空,竟忘了惧怕。玻璃窗外,群山如黛,缓缓铺展。那遍遍绿色沁人心脾,层层晕染。俯视脚下,山坳里偶见几处人家,白墙黛瓦,炊烟袅袅,像是山水画上不经意滴落的墨点。阳光斜照,光影在田垄间流动,明暗交错,恍若大地的琴键。有风过处,稻浪起伏,沙沙声隔着玻璃似能听见,那是秋天最温柔的私语。
再往上,便入了云海。原些清晰的山峦渐渐朦胧,云雾从四面八方涌来,如乳白色的潮水,将我们轻轻托起。轿厢时而在云中穿行,窗外白茫茫一片,如舟行大海;时而云开雾散,脚下深谷幽邃,远处峰峦如岛,浮沉于云涛之上。此刻方知“涉江”之妙--我们不正是在云河上渡舟的旅人么?我原先那点恐高,早被这仙境般的景象涤荡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盈的陶醉,仿佛自己也化作了一朵云,在山谷间自由飘游。约莫两分钟,抵达“天问站”。名如其高,站在站台凭栏,真有“天门谣”之慨。换乘接驳车,蜿蜒至星空云舍。这是建在山脊上的一排客栈,名不虚传,我们所在之处果真是“离天只有三尺三,举手可揽云中月”。信步走到观景台,眼前豁然开朗:这便是传说中的山背万亩梯田了。
斜阳正好,就是象给天地镀上了层黄金。那梯田的曲线被光影勾勒得愈发分明,如美人身上的罗带,飘逸而丰腴。
站在云舍看前方,晚霞来得绚烂。起初天边只是一抹胭脂红,渐渐洇开,染得半天锦绣。橙黄、玫紫、金粉……色彩在云端流淌、交融,似瑶池打翻了染缸。最奇怪的是,这瑰丽竟不让人觉得俗艳,反有一种庄严肃穆的美丽。把星空云舍桔黄色的壁板映得更加绯红,院角的柿子树筛下细碎的光斑,空气里满是丰收稻谷的清香。我静立无言,直到暮色四合,星辰初现。
山里的夜,别有一番韵味。屋檐下置了竹椅,我靠墙坐在椅上看远山剪影。一轮弯月如钩,清清淡淡地挂在山巅,洒下银色的光束。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唯有秋虫唧唧,更显空山寂寂。这种静,不是死寂,而是充盈着生命律动的静。
忽闻歌声从屋里传来,悠扬婉转,是瑶家山歌。循声至星空歌厅,里面早已热闹非凡。景区培练的瑶家小姑娘们穿着五彩斑斓的瑶族服饰,银饰叮当,正在与游客互动。她们的歌喉清亮如山泉,即兴编唱的歌词幽默诙谐,引得满堂欢笑。有游客被拉上场学跳瑶舞,笨拙的舞步让人捧腹。秘书长为什么选那么一首绵绵情歌?引来台下舞姿翩翩。我坐在角落里,看火光映着一张张扑红扑红的笑脸,疲惫确如轻烟般消散了。这淳朴的欢乐,比任何精致的娱乐都更会打动人心。
歌歇舞罢,兴致未减,我们乘车夜游虎形山。不曾想,山中的夜景竟如此璀璨,街灯蜿蜒,霓虹勾勒出瑶家建筑的飞檐翘角,恍如仙境。行至瑶王府,但见灯火通明,气势恢宏。同行的女孩惊叹:“哇噻,我们是到了京城皇街了么?”
夜风拂面,带着山花的微香,我们漫步灯影中,直至深夜,仍不舍这琉璃世界。
今晚宿于瑶王府客栈。木窗支起,山风入户,带来松涛阵阵。睡意朦胧间,竟做了个奇梦:仿佛见到威严 的瑶王设宴接待咱们,嫦娥姐竟也端出桂花酒,与我们同饮。她广袖飘飘,姿容绝世,身旁还有无数的瑶仙姑娘,翩跹起舞,衣带当风,异香扑鼻。那桂花酒的滋味,清甜中带着一股凛冽的寒意,直透心脾。我仿佛是真的醉了,在这光怪陆离的仙境里,迷失了方向......忽然一惊,睁开眼,天已大亮。窗外鸟声啾啾,阳光明晃晃地照了进来。回想昨夜的梦,觉不禁失笑,然而那桂花酒的余香,似乎还萦绕在唇边。
早餐是地道的山野风味:清粥小菜,配以瑶家特制的腊肉、铲子粑,简单却鲜美。
餐毕,开往虎形山大花瑶景区。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以服饰色彩绚丽如花而得名。远远望去,只见那标志性瑶帽造型的大剧场,依山而建,形制独特,让人浮想联翩。更引人注目的是周边散落的“蘑菇包”客房,圆滚滚的造型,宛如山间长出的巨型蘑菇,拙朴可爱。这个时候避暑的客人都陆续离开了,听说还有远道来的房车游客,在此一住便有四个月,拖家带口,乐不思归。我初时不解,山居虽好,何至于留恋至此?待与几位车主闲聊,方知其妙。
一位来自上海的老者笑道:“这里白天有凉风穿堂,夜晚有星月伴眠。吃的是野山菜,饮的是山泉水。瑶家人待客,热情得像一团火。你看我们来了就不想走,是被这山、这水、这人‘醉’住了!”他指着不远处正在嬉戏的小孙孙,“城里孩子哪见过这天地?在这儿心是静的,胃是暖的。”这番话,让我恍然。雪峰山之美,不仅仅是目之所及的风景,更有一种可感知的温度与味道。有晨起那碗热粥的温暖,有山民笑脸的淳朴,有晚风裹挟的花香,有夜空澄澈的星光。这“美味”,原是天地自然与人间烟火共同酿造的琼浆。
尔后,我们转到崇木凼。氹中有一座山,山上有一片古树林,参天古木,遮天蔽日,树干粗到两三人合抱,这里是瑶民一年一度赶苗对歌、找对象的场地。此刻已林间幽静,只闻鸟鸣蝉噪。阳光从叶隙漏下,在地上印出斑驳的光影。由于过季了,这里没有瑶家姑娘的歌声,我们反倒自在,不知谁起了个头,哼起了即兴的山歌,声音在空谷中回荡,竟有穿云裂石之效。这随心所欲的放歌,比昨夜有组织的嗨歌,更增加了几分野趣。
也许是我们的虔诚打动了瑶王,或者是瑶王故意赠一场惊喜,当我们下山走到天问站时,忽然云海漫涌,霞光流转,我们竟然在观景台上神奇地看到了自己投射出的七彩佛光。任数人心驰神荡,如临琉璃幻境,久久不忍离去。
返程索道上,回望渐渐远去的雪峰山景区,它依旧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首未写完的诗歌留给后面赶来的游客。
我坐在车里回想:我已将这山的魂魄,装入了行囊。那云海梯田,那瑶歌灯火,那桂花清梦,已成了我心中另一轮明月,照亮着凡尘的旅途。
作家介绍:
吴潮,编导,制片人,出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曾就职于湖南省溆浦县公安局和溆浦县基层政府工作,早年喜爱写作, 曾是上海《新民晚报》,广州《羊城晩报》湖南《三湘都市报》《怀化日报》《人在旅途》《人民公安报》的特邀通讯员。2004年因所写的“一个女孩和她的九个爸爸” 被请到“上海东方卫视”作专访。同时参加马东主持的“湖南卫视”有话好说栏目。
2013年停新离职从事专业编剧工作,2015年3月成立湖南昭宁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10月成立浙江昭宁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成功作品;
成功电影剧本:《雾锁雪峰》《荒村怨灵》《村囧》《婚冏》《冏样喜事》《最爱的你》《乡里医生》,均上了院线。
电视剧本:《日落雪峰》《雪峰山往事》。
长篇历史小说:《日落雪峰》《雪峰山往事》。
创作出影视歌曲:
(村口)、(村冏)、 (雪峰山啊,雪峰山)、(鹰形山,英雄的山) (雪峰山恋歌)、 (我的家乡)、(迷人的家园)、(美丽的家园)、(人生就是这个样)(妹盼哥哥回家园) (哪年哪月哪些天)(牵挂)(最爱的人)等
新农村建设歌曲:镇歌(欢迊你来黄茅园)、特产歌曲(恋上白丝糯)、非物质文化歌曲(龙灯之歌)、院歌(仁康医院院歌)、村歌(家乡雾茅洞)、校歌(起航)等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吴 潮
责编: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吴健伟
三审:吴明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