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土楼景区迎来非遗展演热潮。当地艺术团正加紧排练“走故事”出魁巡游节目,为假期文旅活动做准备。近年来,永定区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老民俗在现代旅游中绽放新光彩。
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一片非遗文化熠熠生辉的热土。永定素有“烤烟之乡”美誉,种烟历史长达四百余年。清代至民国初期,永定条丝烟产业臻于鼎盛。乾隆十六年,赖氏烟行因品质卓越获御赐“烟魁”称号,自此,“出魁”这一盛大民俗活动应运而生,并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不只是表演,更是在传承。”龙岩市永定区土楼艺术团负责人陈盛哲表示,“让游客参与、感知非遗,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今年五一假期,土楼景区“走古事”出魁巡演中,魁星为游客点斗祈福的场景深受欢迎,成为非遗与旅游融合的生动体现。
“出魁”民俗背后是一段辉煌的产业历史。明清时期,条丝烟产业带动了烟刀制造、造纸、航运等行业勃兴,为土楼的兴建奠定了经济基础。如今,在振成楼左侧的日昇烟刀坊,仍陈列着历代烟刀实物,静静诉说着往昔荣光。
如何让非遗“活”在当下?“非遗体验”是关键。不仅要让游客“看景”,更要让他们通过触摸、体验和品尝,感受客家文化的活态传承。在当地文旅、烟草部门的推动下,振成楼右侧耳房内打造了“烟魁习俗非遗馆”。景区沿街小店也成为旅游特色终端,每间小店通过图文展陈、互动体验、雅致陈设,将非遗文化与客家精神融为一体,成为游客了解客家文化的新窗口。
以“烟魁习俗非遗馆”内的龙岩金丝商贸有限公司永定高北分公司为例,店内以“烟魁故里”为主题,融入文化叙事,增强商品吸引力。景区的店主多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他们不仅是经营者,更是文化传播者。“我们卖的不是商品,是文化和体验。”金丝商贸苏店长说。
从民俗展演到场景体验,从商品开发到服务嵌入,通过“非遗+旅游”“非遗+产业”等多维融合,永定不仅提升了土楼旅游的文化内涵,更探索出一条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发展新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翅膀。龙岩永正以非遗为笔、以文旅为卷,书写着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文化与经济共荣的生动图景。这片客家人世代耕耘的土地,正焕发出更加迷人的时代魅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