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总能在不经意间,将深厚的历史沉淀为市民触手可及的日常。新近落成的申伯公园,便是这样一处所在——它不只一片供人游憩的青绿,更是一扇通往古宛国遥远源头的时光之门。

公园坐落于城市腹地,据闻占地颇广。步入园中,最先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座巍然静立的申伯雕塑。他宽袍大袖,目光沉静地望向远方。雕塑基座一侧,精心复制的青铜器纹饰,并非随意点缀,它指向的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南阳北郊出土的中爯父簋。

那段镌刻在簋器内壁、共计四十四字的铭文,如同一声跨越千年的清晰问候,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中爯父大宰南申厥辞,作其皇祖考夷王、监伯尊簋,用享用孝,用易眉寿,屯右康和,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这短短的铭文,蕴含的信息却如雷贯耳。它告诉我们,器主“中爯父”官居“大宰”,是南申国(即南阳的申国)位高权重的执政卿。他铸造此簋,是为了祭奠和孝敬他的“皇祖考”——即伟大的祖父和父亲,其中明确提及他的祖父是“夷王、监伯”。这直接将申伯家族的谱系与周王室(周夷王)紧密相连,彰显其无比尊贵的身份。铭文的核心,是中爯父对先祖的追思与祈愿,希望通过庄严的祭祀,获得长寿、安康与福祉,并期望子孙后代能永远珍重使用这件宝器。
这只簋的意义,已远超一件精美文物。它是一份刻在青铜上的“家国档案”,确凿无疑地证实了古申国在南阳的政治中心地位,以及申伯家族在此地显赫的世袭传承。我们仿佛能看到,身为申伯之孙、贵为南申大宰的中爯父,在这片祖父开拓的土地上,于宗庙举行盛大祭礼。他将对皇祖考的无限追思、对国族未来的深切祈愿,一同熔铸于这尊礼器之中。这使得申伯的故事,从一个王朝分封的宏大叙事,落细为一份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家族记忆,充满了人性的温度。

了解了这段被铭文精准锁定的历史,再漫步园中,眼中景致便有了更具体的依托。那蜿蜒的步道,仿佛连接着中爯父前往宗庙祭祀的道路;那开阔的广场,似是当年举行典礼的场所的缩影。儿童的笑语、老人的闲谈、恋人的细语……如今在这片曾被中爯父深深眷顾并祈求“万年无疆”的土地上回响,历史与现实完成了温暖的对接。这处公园,不仅是市民健身休憩的乐园,更成了一座露天的、活化的历史课堂。

尤为可贵的是,公园的设计者深谙文化传承之道。他们没有生硬地说教,而是将历史的密码,如中爯父簋的纹饰与铭文片段,化为谦和的点缀,融入亭台的栏板、景墙的雕刻之中。游客可以纯粹来此享受清风绿意,亦可在不经意间,与这段千年前的家族故事邂逅。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或许正是对“子子孙孙,永宝用享”这一古老期盼的最佳回应——让历史真正活在于今人的生活中。

夕阳西下,为申伯的塑像镀上暖光。他沉静地伫立着,而他的身后,因那段铭文而浮现出他儿子、他孙子中爯父的身影……一代代守护于此。申伯公园,便如同南阳城一枚温润的文化印章,印文正是那四十四字箴言。它既印记着被青铜证实的光辉过往,也钤盖在充满生机的当下。它无声地诉说:这满园青绿之下,是三千年的文明回响,那回声,曾激荡于钟鼎,萦绕于家族血脉,今终流淌于寻常百姓的心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