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
一座以“母爱圣地”闻名的滨海小城
不仅有大海的辽阔与山峦的苍翠
更在岁月的长卷中沉淀下厚重的
红色基因与法治精神
今天,我们走进那些刻满故事的地标
在山海律动间
触摸法治与人文交织的城市脉搏
从崖子镇田家村的石板路拾级而上
几排青瓦石墙的老房子静静伫立
门口“胶东育儿所旧址”的木牌
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发亮
这里曾是抗战时期胶东300多位乳娘和保育员
养育1223名革命后代的摇篮
“人在孩子在”的誓言穿越80余年风雨
至今仍在山谷间回响
乳娘与组织最朴素的约定
“不问孩子来处,不泄孩子去向
宁舍亲生不舍革命后代”
这份没有法律条文却比法条更炽热的承诺
正是法治精神最本真的雏形
以信任为基,以责任为绳
守护最珍贵的生命与信仰
这座看似普通的小山
却是胶东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页
1942年冬,日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
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荡”
战士们为掩护群众突围全部壮烈牺牲
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马石山十勇士”的丰碑
十勇士纪念馆内
泛黄的照片与烈士遗物诉说着那段
“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群众”的英雄史诗
山风掠过纪念塔
仿佛还能听见历史的回声
真正的英雄主义
不仅是冲锋陷阵的勇敢
更是对正义的坚守
而法治的意义
就是在每一个危急时刻
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成为不可动摇的准则
若说乳山的红色记忆厚重如史书
那么位于乳山寨镇的岠嵎山
则是大自然亲手撰写的生态诗篇
岠嵎山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株古树
都受到严密的法治保护
依据《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
划定岠嵎山生态保护红线
严禁采石挖沙、乱砍滥伐
站在岠嵎山顶俯瞰漫山苍翠
让人忽然懂得
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需要法律利剑护航的永恒承诺
在这里,每一阵山风都是自然的低语
每一条法规都是人类的承诺
守护这份独一无二的美丽
是我们共同的法治责任
在乳山市白沙滩镇镇
有一座青砖灰瓦的百年老校
胶东公学历史陈列馆
这所创办于1938年的学校
曾是胶东革命的红色摇篮
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干部和人才
而鲜为人知的是
它也是胶东地区最早的法治教育试验田
今天的乳山
法治教育已融入中小学课堂
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懂得
规则不是束缚
而是自由的保障
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
而是守护美好生活的铠甲
在乳山
你可以触摸历史的温度
感受山海的壮阔
更能在每一个细节里
读懂一座城对法治的信仰
对人民的深情
来源:“母爱乳山”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