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江峡谷大桥云渡服务区,一座以“桥遇三叠纪,云渡古海洋”为主题的复合型服务区,将于9月29日正式开启运营。
云渡服务区位于花江峡谷大桥安龙岸,总占地面积268.17亩,分为游客服务中心、特色商业街、生态停车场三大功能区。
其设计深植地域基因:通过空间设计、景观打造等方式,将三叠纪古海洋遗址与现代工程相结合:既通过建筑外立面的层叠岩纹造型,模拟地层沉积的肌理,呼应花江大峡谷亿年地质演化史;又将三叠纪古海洋遗址的远古印记,与布依族传统文化巧妙融合,使花江峡谷大桥与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相映成趣。

云渡服务区外观形似巨轮,以“三叠纪古海洋轮船”为核心设计理念,流线型的屋顶模拟轮船甲板弧度,仿佛一艘穿越亿年时光的“科考船”,正待载着游客驶入三叠纪的生命秘境。
登“船”而入,“古生物”的印记遍布全域。最引人注目的是服务区内栩栩如生的三叠纪古生物浮雕,贵州龙、鱼龙、海百合等古生物形象跃然其上,让游客在休息间隙便能触摸地球亿年的历史变迁。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服务区广场装饰到休憩区的座椅纹路,再到“船舱”室内的墙面点缀,处处可见古生物踪迹,“轮船”的空间叙事与三叠纪元素实现无缝融合。

贵州省文史馆员、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客座教授张晓松是云渡服务区设计顾问,她告诉记者,“三叠纪”元素贯穿服务区设计全过程:广场上的“鱼龙大眼”主题壁画与花江峡谷大桥互相“守望”;休息椅下藏着水龙兽、歌津鱼龙等化石浮雕,宛如“船舱储物间”里的远古宝藏;以鱼龙造型为灵感的“鱼龙小卖部”恰似“船载补给站”;由《狮子王》主设计师操刀的“卡比嘟家族”雕塑立于壁画旁,带翅膀的精灵形象更像“跨时空领航员”,连接起古海洋传奇与现代大桥。
张晓松表示,所有古生物形象均经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审核,依据60年科考成果与30余年研究数据复原,确保承载的每一份“远古记忆”都科学精准。
而这艘“轮船”绝非普通的休憩站点,更是文化与旅游深度交融的产业桥梁,将安顺市、黔西南自治州的宝藏尽数“装载”——关岭的地道美食、贞丰糯米饭的香甜、苗族银饰、布依族蜡染等非遗手工艺品,地质文创馆等,在此凝聚成强大的吸引力。

“它像一艘文化航船,巧妙串联起这片土地的亿万年传奇:藏着三叠纪古生物的奥秘,喀斯特王国、生物王国与沉积岩王国的底蕴,经由花江峡谷大桥与云渡服务区,尽数呈现在世界眼前。”张晓松说。
这种“全域植景 产业串联”的设计理念,不仅创造了独特的“交通 旅游”体验,更让服务区成为游客打卡世界第一高桥、感受贵州桥旅融合发展成果的全新目的地。
张晓松表示,当游客驻足浮雕前,抬头可见世界级的花江峡谷大桥,现代工程奇迹与亿万年古海洋文明在此完成跨时空对话;当国内外游客循着这艘“独特轮船”而来,消费经济与文化经济便会随之迸发,从枢纽向周边全域辐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媛媛
编辑 周强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