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威海晚报】
9月26日,伴随着黄海澎湃的浪花,青海门源文化交流团在威海为期四天的文化旅游学习交流活动正式进入尾声。这场跨越千里的山海之约,以“留下友谊,带走思念”为注脚,让来自西北高原的交流团成员在亲身体验威海的山海风情与文旅魅力的同时,也为两地文旅事业的协同发展搭建起坚实桥梁。
26日当天的行程虽紧凑却内容丰盈,从海滨房车营地到网红打卡地标,从田园综合体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一处考察点都让交流团成员收获颇丰。
此次威海之行的后半程,交流团选择入住了与大海零距离的海天驿旅房车营地,独特的住宿体验给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躺下就睡着了,这里的空气清新,睡得格外香甜。”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大家对威海生态环境的由衷赞叹,也为此次交流之旅奠定了愉悦的基调。
海天驿旅房车营地
沿着风光旖旎的环海路,交流团的考察步伐不断延伸。在布鲁威斯号,成员们走进逅船咖啡馆,详细了解经营方如何依托这一网红打卡地的流量优势,完善餐饮、休憩等配套服务,实现网红IP的可持续运营。随后,在荣成市成山镇的褐藻海带科技文化馆、特产好品云仓,交流团重点听取了当地企业以资源为纽带,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发展介绍。当得知企业已打造出海洋牧场观光、海上采摘、生物果蔬采摘、海带特色餐饮、特产购物等多元化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时,成员们不时点头称赞,认真记录下这一成熟的发展模式。
布鲁威斯号
褐藻海带科技文化馆
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馈赠,让交流团对威海文旅发展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在成山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员们驻足远眺壮阔黄海,近观嶙峋海岸礁石,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感受“天尽头”的独特魅力;在金石湾艺术园区,以胶东特色海草房为核心的民宿集群令人眼前一亮,大家深入学习了园区如何深挖山海资源,将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宿运营理念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威海赛思·无痕露营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运营模式,对于门源推动落实“浪山浪水浪门源”的文旅发展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新样板。
成山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金石湾艺术园区
威海赛思·无痕露营地
而在刘公岛,交流团的行程更添厚重感——走进甲午海战陈列馆,历史的回响震撼人心;登上东泓炮台,海防遗址诉说着岁月沧桑;穿行于林木繁茂的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在设施打造与接待服务提升上的细节更是让成员们深受启发。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
“此次威海之行,是一次学习取经之旅,更是一次开阔眼界之旅。”门源县文体旅游广电局负责人在总结时坦言,门源拥有百里油菜花海、岗什卡雪峰等一批优质3A、4A景区,当前正面临完善接待服务设施、提升景区等级的关键任务。此次实地考察成山头、刘公岛等标杆景区,学到的成熟经验与先进理念,将为门源文旅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交流团回去后将认真总结借鉴,推动本地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威海不但山美水美人更美,希望有机会再来!”门源县花海艺术团演员德吉卓玛的话语道出了所有成员的心声。离别之际,门源县文体旅游广电局负责人也向威海人民发出热情邀请,诚邀大家赴门源旅游,徜徉百里油菜花海,打卡岗什卡雪峰,享受免门票待遇,亲身感受金色门源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独特西北风情。
跨越千里山海,鲁青情谊相连。此次门源文化交流团的威海之行,不仅让两地在文旅发展经验上实现了深度共享,更在相互交流中凝聚了友谊。相信这份跨越千里的文旅情谊,将为两地未来的合作发展开启更广阔的空间。
监制:邵春涛
统筹:刘馨钰
视频:孙 维 单继瑶
编辑:张静怡
审读:张薷心
威海晚报记者 董传葆 文 姚威 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