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组织的江苏“读城”行动第二站,徐州“读城”行动选择在文庙·东方街区广场盛大启幕。“彭城七里 不止所见”的“读城”主题,更彰显了这条徐州历史文化中轴线,之于城市的重要意义。
读懂七里,便是读懂徐州。
一枚新的城市IP,正在区域中心城市徐州耀目闪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烨
浓缩历史|四千年文脉集于七里
“彭城七里,正是徐州历史文脉最精华的部分,所以她足以代表徐州。”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江苏文库·史料编》副主编薛以伟教授介绍说。
“首先,彭城七里这片区域,自古至今一直是徐州的政治中心。”薛以伟指出,西楚故宫以及此后的历代府衙,都落地于此。其中宋代苏轼曾在此担任知州,虽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但为徐州留下了二十多处遗迹,和千古流传的佳话。
大同街 朱萌摄
其次,彭城七里,也是徐州自古以来的文化中心。薛以伟以“云山苍苍,黄河泱泱;汉风楚韵,叠城流光”十六字来总结彭城七里所代表的,徐州的文化精髓。“前两句是山水形胜,云龙山、故黄河,是彭城七里的自然地域文化特征。后两句是城市的历史文化精髓,作为西楚故都、两汉发祥地,徐州不仅仅有汉风楚韵,还有丰富多彩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纵向的从下圆墩遗址的史前文化、彭祖文化一直到明清文化、民国文化,横向的有建筑文化、地名文化、军事文化、书院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等等,琳琅满目。”
第三,彭城七里也是徐州历代商贸中心,是人们活动最集中的区域。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户部山古建筑群,到传统民居回龙窝,可以窥见往昔的繁华胜景。
见证当下|最繁华的商圈,也有最温暖的人间烟火
当然,彭城七里可不仅仅代表了徐州过往的辉煌,今天,她更是徐州最火爆的文商旅中心,最潮最IN的City Walk目的地,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CBD。
苏宁广场
彭城七里地处云龙、鼓楼、泉山三个老城区的交汇地带。其中以苏宁广场、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等高端商业综合体为代表的彭城广场商圈,也被称为徐州的“王府井”、“新街口”。
高奢品牌徐州德基广场的落户,进一步强化了彭城七里顶流商圈地位。徐州德基广场将构建集奢侈品购物、高端餐饮、影院娱乐、德基艺术博物馆、酒店等于一体的全维度高端商业生态。据了解,徐州德基广场计划今年底正式开门迎客,将有约500家商户入驻,其中超50%为首次进驻徐州的品牌。届时将带动徐州,以至整个淮海经济区商业消费进入下一个LEVEL。
文庙夜色 李娜摄
此外,文庙·东方街区广场、彭城壹号、云东印巷等时尚街区的加盟,更为商圈增添了年轻活力。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联通数智智慧足迹发布的《2025第二季度消费观察之华东地区》报告显示,徐州市彭城广场商圈跻身华东地区商圈热度TOP5,仅次于南京新街口、杭州武林广场、上海徐家汇、苏州观前街。
薛以伟认为,如今的彭城七里富有人间烟火气,它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现代商贸、现代时尚生活的的要求。“如今的彭城七里,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的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人流如潮的户部山—回龙窝月光经济街区、辉煌璀璨的鼓楼文庙—彭城壹号、琳琅满目的苏宁—金鹰商圈、日新月异的德基广场、民国风情的大同街,既古朴典雅,折射出悠远厚重的历史底蕴,又处处流光溢彩,呈现出耀眼的时代华章。悠悠古韵与灼灼繁华同在一轴,和谐共生,既体现了古老彭城的悠久历史,又彰显着现代徐州的崭新风貌。”
引领未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软实力提升
作为一枚新的城市IP,彭城七里更代表了未来徐州的发展方向。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学术副院长袁建博士认为,彭城七里有效地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提振文旅消费,推动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与软实力提升,这也正是其足以代表徐州的重要因素。
黄楼胜迹新画廊 张树宇摄
“彭城七里项目一体推进城市更新与文脉传承,将散落的文化资源与城市山水资源进行整合包装,讲述了一个清晰、可感的城市品牌故事,打造游客记忆点、增强市民自豪感,有效改变外界对徐州‘老工业城市’的单一印象,塑造了一个既有深厚历史底蕴、又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新IP,有效提升徐州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袁建指出。
同时,彭城七里项目通过场景再造、沉浸式演艺、文创开发等形式,将静态的历史文化转化为可参与、可互动、可消费的现代旅游产品,实现从旅游“过境地”到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转变,“从一日游转向多日深度游,带动住宿、餐饮、购物等全链条消费,显著增加旅游综合收入,为城市注入持续的经济活力和创新动力。”
第三,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软实力跃升。彭城七里探索了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历史文脉、提升人居环境、丰富文化供给的新模式,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认同与幸福感,为全国同类工业城市转型提供了“徐州方案”。
“长远来看,彭城七里可进一步升级为文化创新区,实现传统文化活化与先锋文化艺术活动的双向互动,形成以七里为核、辐射全市的文化旅游黄金线路,助推徐州成为世界级汉文化传承与旅游目的地,打造淮海经济区文化中心城市。”袁建表示。
说起徐州,人们往往想到36年来主要指标稳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位,曾在《流浪地球2》中秀出中国制造魅力的徐工集团,和横跨煤炭、火电、新能源、煤矿装备制造、新材料五大产业领域的徐矿集团,扛起了大国重器的脊梁。就连徐州最知名的高校,也是双一流211“硬核”中国矿业大学。
但彭城七里的打造,让徐州的城市名片,不再只是“大国重器”。
她浓缩历史、见证当下、引领未来;
她事关文旅,通达经济,牵挂民生,繁荣城市;
她将诸多内涵融于一身,超越了“大国重器”、“两汉文化发祥地”等单一标签。
所以,彭城七里以舍我其谁的傲人姿态,成为徐州当之无愧的新城市IP。
那么,彭城七里又代表了怎样的徐州精神?
今年5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要“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进一步强调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徐州市住建局副局长、彭城历史文脉城市更新工程建设工作专班综合协调组组长方成伟指出,“对照中央的目标要求,彭城七里基本都能对应上。徐州正在做的,正是‘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
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
这是徐州精神的最佳解读。
站在文庙·东方街区广场“江北第一楼”高大的门楼下,往苏宁广场方向拍过去,徐州的厚重古老与现代时尚融为一体。这是小红书上,徐州City Walk最出片的机位之一。这也是彭城七里的象征,徐州的象征。
一个融合的活力城市,
一个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正在南北交融的经济大通道上,向着万亿之城,加速奔跑。
校对 胡妍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