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9月26日电 (记者刘海天、实习生王孜萱)9月24日,“蜀道科普与文旅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四川省广元市博物馆举行。来自陕西、甘肃、重庆、四川4省(市)的十余位蜀道研究专家,以及广元本地相关部门和文史学者在会上,围绕蜀道文化资源挖掘、科普创新与区域文旅协同等议题建言献策,助力蜀道文化传承与文旅产业升级。
蜀道科普与文旅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供图
会前,专家们参观了“剑门蜀道的科技密码”科普展。该展览首次从自然科学视角解读蜀道,通过实物、图文等形式,展现蜀道建造中的力学智慧、古柏保护生态理念以及非遗技艺中的科技内涵,为研讨会提供了实践基础。
广元市科协主席谭一江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广元依托剑门蜀道、翠云廊等资源,初步构建起“展览+研学+讲解”的蜀道科普体系,并推出5条蜀道科普旅游线路。此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破解蜀道科普内涵不深、形式单一、区域联动不足等问题,推动科普与文旅深度融合。
剑门关蜀道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凯铌表示,新成立的蜀道管委会将聚焦文化遗产保护、资源整合、业态创新与文化研究四大任务,希望与专家团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推动“蜀道IP”释放更大价值。
会议期间,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与成都采薇书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国蜀道文库”数据库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现存蜀道方志、古籍、档案等文献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线上存储与共享,填补蜀道文献系统化数字化保护的空白。
双方签署战略协议。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供图
研讨环节,专家们充分肯定广元在蜀道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就蜀道文旅发展提出多项建议。会议还就《蜀道研究广元宣言》起草工作进行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宣言应突出文化保护、科普创新、区域协作等核心内容,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行动纲领。
本次研讨会汇聚蜀道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陇南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学者,覆盖蜀道沿线核心区域,是推动跨省市蜀道研究协作的重要举措。广元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系统梳理专家意见,联合沿线地区推进蜀道科普资源库建设、跨区域研学线路开发等工作,助力蜀道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文化动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