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前的你,如果还在为周末去哪玩发愁,这个重磅消息可得收好了——上海即将迎来第二个“蟠龙天地”!
还记得去年蟠龙天地开业时那人山人海的场面吗?排队吃饭、排队拍照、排队坐船…如今,嘉定西大街即将在10月迎来首批开放,号称“嘉定版蟠龙天地”,准备复制同样的火爆!
这个被称为“活着的古镇盲盒”的项目,可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一个承载了1500年历史的“嘉定之根”。它东起西门吊桥、西至侯黄桥,是嘉定老城内保存最完整的老街巷,简直就像一本立体的建筑史书。

三大亮点,看懂嘉定西大街为何未开先火
155亿的重金投资,让嘉定西大街未开业就先声夺人。相比蟠龙天地,西大街有着更悠久的历史底蕴,它曾是嘉定繁华的商业中心和交通要道,见证了上海“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辉煌。
走进西大街,你会发现从明清到民国再到上世纪的不同时期建筑并存。白墙黛瓦的江南老宅与西式装饰的民国洋房交错而立,仿佛穿越了时空。
整个项目采用滚动开发模式,今年10月将率先开放商业街区、西门文化公园和护国寺。第二期文化酒店今年启动,整个街区预计2028年末基本建成。
与蟠龙天地一样,嘉定西大街也是由有着丰富历史街区改造经验的开发商打造,其打造的“天地”系列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标杆。

实地探秘:10月去嘉定西大街看什么?
首发地块的西门文化公园已经初具雏形,曲径小路在郁郁葱葱的绿化中蔓延,一旁的江南徽式建筑也已崛起。这个临水而建的公园保留了5处共7栋历史建筑,绿化乔木覆盖率将达65%以上。
“印象西大街”样板段则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镇老街巷肌理。白墙黛瓦、朱阁绮户,走在这里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画卷中。
最吸引人的是项目规划的多个功能区域:练祁集市将成为商业主力店荟萃之地;恢复的上林春书场将打造“喝茶”“看戏”两不误的沉浸式体验;香花桥旧址将恢复古韵氛围的传统桥头空间。
沿河界面也将被打开,局部采用架空设计,形成沿河商业面。未来还将结合水上活动,打造丰富的滨水商业与活动空间,这一点与蟠龙天地的水街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止嘉定!上海这些地方也在复制“蟠龙天地”模式
嘉定西大街不是唯一一个追随蟠龙天地脚步的项目。浦东三林也计划打造自己的“蟠龙天地”!2025年9月11日,浦东新区三林镇与陆家嘴建设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林老街的更新改造提上日程。
三林老街拥有千年历史,是浦东重要的文化根脉之一。开发方表示,将不仅塑造宏观的城市轮廓,还深耕微观的街巷肌理,打造一个有温度、有历史、有烟火气的生活社区。
为什么“蟠龙天地模式”如此受欢迎?归根结底,它解决了现代都市人的双重需求——既想要传统文化的沉浸感,又离不开现代商业的便利性。这种将历史保护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的模式,成为了上海城市更新的新样本。

蟠龙天地本色:为什么它是无法超越的标杆?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原版”蟠龙天地的成功秘诀。这个占地约50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包含约5万平方米古镇商业、约23万平方米公园和约25万平方米住宅。
蟠龙天地100%保留了蟠龙港、南墅泾等水系,打造全新的蟠龙市河,沿河修建众多泊船码头,将餐饮、店铺同古镇建筑与水景相融合。它还重现了《蟠龙镇志》记载的“蟠龙十景”,营造出摩登江南水乡独特的滨水风光。
更重要的是,蟠龙天地引进了大量首店和特色品牌,如浦西首店的Flipper's奇迹舒芙蕾等,这些特色业态与传统建筑形成完美互补,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游客。

从新天地到蟠龙天地,再到即将亮相的嘉定西大街和规划中的三林项目,上海找到了一条历史保护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的道路。这些项目不再是大拆大建,而是让历史与现代对话,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融合。
正如一位城市发展研究者所说,这种成功是“天时(城市发展阶段)+地利(地块位置)+人和(个人理念与能力)+政府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大气和包容,为这种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0月,当嘉定西大街敞开大门迎接游客时,我们或许会见证上海又一个网红地标的诞生。你会去打卡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