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记者从三亚市博物馆新闻发布会暨藏品捐赠仪式上获悉,三亚市博物馆筹建工作正有序推进,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开馆,建成后将成为海南重要文化地标,为三亚文化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亚市博物馆选址吉阳区抱坡新城下抱坡村,用地面积超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逾5.3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建筑体量居全省博物馆第二。
据介绍,馆内功能布局科学完备,可满足年均300万人次参观需求,具备打造“区域一流综合性博物馆”的硬件条件。
馆藏是博物馆的核心。今年以来,三亚市博物馆已接收省旅文厅划拨的罚没文物647件/套,社会捐赠的藏品123件/套。其中,“橡胶王”雷贤钟后人、革命烈士郑望曾后人、蔡家小院居民文博馆、自然博物馆馆长李跃卓、本土知名美术家徐鸿才等个人与机构积极响应,率先捐赠,捐赠藏品涵盖历史文物、民俗实物、美术作品等类别,为馆藏体系搭建奠定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充实馆藏、满足开馆及长远发展需求,三亚市博物馆已正式启动面向社会的藏品征集工作,征集范围涵盖八大类:自然类(三亚地区古生物化石、珍稀动植物标本等)、古代史类(各时代可移动文物及碑刻、家谱等资料)、近代史类(反映三亚社会变迁的文献、音像制品、证章等)、民族民俗类(体现地方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实物)、革命史类(三亚革命时期重要实物与文献)、三亚特色文化类(海上丝绸之路、华侨文化相关见证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实物类(传统工具、技艺载体、影像资料等),以及沉香、黄花梨等海南特色文化符号实物与艺术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