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潍坊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每条河流都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为唤起市民对河流生态保护的关注,展现潍坊“水城共生”的独特魅力,打造潍坊人宜居、外地人宜游的城市环境,潍坊市融媒体中心开设“我家门前那条河”栏目,以潍坊全域河流为纽带,通过多元视角记录河流变迁、讲述人与河的故事,挖掘生态、文化、乡愁三重价值,展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派讯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临朐县持续加强对弥河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从昔日的“野河滩”到如今的“生态经济带”,弥河不仅串联起临朐的生态治理成果,更承载着两岸的产业希望与民生幸福。绿水青山如何才能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财富?沿着这条河,可以看清生态如何筑基、产业如何富民、休闲如何提质的“临朐实践”。
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打造的露营基地。
水清岸绿生态美
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块天幕、一顶帐篷、一桌美食……今年夏天,临朐县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沙滩露营基地火出圈。虽然眼下天气转凉,游客量比旺季有所减少,但弥河水的清澈丝毫不减,芦苇荡漾,透着让人舒心的生态气息。
这份“舒心”,源于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对弥河治理的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近年来,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始终以弥河治理为核心,在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的结合上“下实功”,让昔日的“野河滩”,一步步变成了如今的“网红打卡地”。
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孙德军介绍,通过启动弥河及李张时河生态修复工程,当地以弥河为轴线,打造30分钟旅游圈,规划露营体验区、观赏打卡区、休闲戏水区、特色采摘区4大片区。同时,整合露营地5大功能区,推出实用的露营地图,把周边的商铺、农户等销售主体接入旅游环线,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化为“幸福靠山”。
生态治理不是“一劳永逸”,日常管护才是“长久之策”。为保障治理效果,工作人员每日沿河巡查,清理落叶等漂浮物。环境好了,村民的精气神也变了,邻里间互帮互助护环境的风气,让“路畅、水清、村净、景美”的画面成了日常。
经过系统治理的弥河,已变身成一条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今年上半年,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五成。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用这份亮眼的答卷印证着“生态好,日子才更有奔头”的真理。
弥河夜景美轮美奂。
引来好水润良田
奏响产业丰收序曲
沿着弥河行至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河水分为石河、龙门河等几条支流,清凌凌的水顺着沟渠流进一片片瓜果园,变为嵩山瓜果最金贵的“养料”。
在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垛庄村徐元明的猕猴桃果园里,地上摆满刚摘的果子。“好水才能种出好果子,今年2亩猕猴桃果园能收获8000多斤,3元钱一斤,利润非常可观。”徐元明说。
据了解,石河的水是从弥河引过来的,清冽又干净。嵩山海拔适中,白天日照充足,果子能攒够糖分;到了晚上气温降低,养分消耗少,加之砂石地透水透气性好,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这里能够结出甜度高的好果子。
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的猕猴桃迎来丰收。
“以前我没种过猕猴桃,7年前村党总支书记张学军带领我们去淄博学技术,回来试种了几棵,没想到结的果子又大又甜。”徐元明说,当年为了找适合村里的产业,张学军带着村民多次赴外地考察学习。“看到人家种猕猴桃挣钱,咱就想试试——咱这有弥河的好水,肯定能行。”张学军说。
上庄村的王福永种了16亩蜜桃,他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到果园边的渠口看水。“以前没引弥河水的时候,浇水得挑着桶爬山坡,累不说,还浇不均匀。”王福永说。
现在,石河的水顺着水渠直接流到地头,王福永拿着锄头在树根旁刨个小坑,水就慢慢渗进去。“你尝尝这桃,甜得很,就是因为水好。今年地头收购价在2.5元至2.8元一斤,卖桃的收入能达到十三四万元。”王福永说。
在南黄谷村的佛手瓜架下,张文山正忙着装袋,翠绿的佛手瓜带着露水,散发着清香。今年雨水适中,加上充足的河水灌溉,村里的佛手瓜产量预计达到400万斤。这些带着河水灵气的瓜果,不仅供应临朐本地市场,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周边。
如今,嵩山的蜜桃、猕猴桃、佛手瓜加起来种了5.6万余亩。从春天赏花到秋天摘果,果园里就没断过人。村里的合作社还帮着找销路,果子摘下来很快就能卖出去。去年一年,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的农业总产值突破6.78亿元。
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的蜜桃喜获丰收。
城景交融魅力足
绘就民生幸福图景
夜幕降临,临朐的公园成为最热闹的地方。滨河公园里,20多位妇女踩着节拍跳起了广场舞;沙滩公园的轮滑场上,孩子们踩着带彩灯的轮滑鞋穿梭嬉戏;朐山公园的健身区,几位老人正用健身器材锻炼……这份热闹背后,是临朐县以弥河生态景观带为主轴,坚持一河两翼、串链成面,围绕弥河生态与民生需求铺开的系统性举措。
临朐县体育场内热闹非凡。
在文化公园的长廊里,除了下棋的老人外,最近多了个“便民小站”——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忙着免费为居民修理小家电,旁边的义诊桌前,医生忙着给老人测量血压。“我们每周四都来,哪里不舒服您说,顺便给您讲讲养生常识。”临朐县中医院的医生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跟群众唠着家常。
这是临朐县“潍有志愿红·公园坊更美”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结合“开门办住建”理念,临朐县住建局把义诊、修家电、政策宣讲等多种服务搬进公园,今年已举办30多场,共话城市建设管理,全方位提升沿河公园文明氛围。“逛公园还能办正事,省心!”不少居民点赞道。
海岳生态公园二期工程刚完工不久,河边栽满垂柳。“这树栽在河边,既能护岸,明年春天还能遮荫。”公园负责人指着规划图说,“那边要修生态缓冲带,让河水能‘呼吸’,也让市民能更加亲近河。”
不远处的朐山公园,有人在夜跑,脚步声与河水的流淌声交织在一起。
不仅如此,临朐县在河畔公园举办民俗展演、读书大赛等活动上百场,既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又注入本土文化内涵。同时通过“走读行动”倾听民声,将群众建议转化为步道升级、儿童设施增设等具体举措,让公园成为民生需求的“响应站”。这些举措如同弥河的支流,从生态根基延伸到民生末梢,让弥河两岸唱响幸福歌。
登高远望,弥河水奔流不息,从巍巍沂山到临朐县城,从夏天到冬天,浇绿了石家河的沙滩,润甜了嵩山的瓜果,也“暖”了城区的夜晚。水清、岸绿、业兴、民安……这条“母亲河”,正用它的温柔与力量,诉说着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孕育着下一个季节的希望与故事,激荡起临朐县高质量发展的动人旋律。
来源:新派客户端
编辑:李新花 刘德增 王誉林
一审:贾春毅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