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40度的晋北大地,长城如巨龙蜿蜒,洋河似玉带穿城。如今的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正以“文旅+”战略为笔,以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为线,串联起历史遗迹与乡村新景,让这座“鸡鸣闻三省”的塞上边城成为京津冀及周边游客的新晋旅游目的地。
交通动脉的贯通为天镇文旅注入强劲动能。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天镇段环村绕景,将曾经“藏在深闺”的景点尽数唤醒。这条贯穿晋北长城的景观公路,不仅串联起李二口长城、薛三墩古村等核心资源,更配套建设了观景台、房车营地与智能公厕,让“城景通、景景通”成为现实。
文化遗产的活化让历史有了烟火温度。作为“山西看长城,首站看天镇”的标志性节点,李二口长城的“错筑”奇观与九烽连珠景观,通过“长城文脉筑新梦”等主题活动焕发新生,让游客在登城揽胜中触摸明代烽烟。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慈云寺则以穹顶式钟鼓楼的罕见形制吸引游人,其联动盘山景区的传统庙会单日接待量超万人次,唐代香火与现代文旅体验在此交融。在薛三墩村,8处明代长城遗址与兵营文化体验园、将士雕像相映成趣,游客可在七星军帐品烤全羊,在乡村茶咖静思,感受“长城烽火到人间烟火”的变迁。
乡村旅游的崛起勾勒全域旅游新格局。天镇县以“一村两带两片区”思路打造特色村落,薛三墩的“靠山窝”民宿成为文旅融合标杆——以当地窝窝头为灵感设计的生土建筑,既呼应夯土长城风貌,又提供独特住宿体验,让游客在土炕暖居中共话桑麻。春日玫瑰迷宫花香漫径,夏季星空露营灯火点点,秋日红番满田,冬季白雪覆城,四季景致与玫瑰深加工、设施农业体验等业态结合,让乡村旅游既有颜值更有产值。
“乡村茶咖”的清茶冒着热气,“树下酒馆”的天镇熏肉裹着阳光的味道,鲈鱼在锅里泛起金黄,烤胡羊的香气弥漫着整个七星军帐,边城老酒的酒香漫过街巷,每一口都是天镇的烟火气,是土地对人的馈赠,朴实又温暖。
如今的天镇,正从“景点散落”迈向“全域联动”。沿着长城一号公路前行,每一步都是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每一处都有自然与人文的共鸣。这座塞北小城,正以开放姿态邀八方来客,共赴一场山河与岁月的约会。
文/李东臻 通讯员/吕志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