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可能只有几百个报告病例,我是其中之一……”
在社交平台上,女孩小娜用时间精确记录下男友的经历:一个冲浪动作,就永久瘫痪了!
小娜告诉橙柿互动记者,去年10月1日,她和男友小山到海南万宁一知名冲浪机构“XX家”,参与了冲浪培训,结果男友小山在培训中发生意外,造成罕见的“冲浪者脊髓症”。
一年过去了,至今男友还坐在轮椅上。
“能救一个是一个。”她说,自己和男友之所以站出来发声,是今年国庆假期又到了,想去冲浪的人一定很多,给大家提醒。
从运动爱好者到一级伤残
“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看到这些文字和图片背后的绝望?2024年10月1日受伤,胸9高位截瘫,永久瘫痪(大小便也无法自理),这是什么命运弄人?”
在社交平台上,小娜发帖详细记录了事件经过——
8点,冲浪理论课;
9点,下水;做基础上板动作,可能用力过猛,和前期的趴板动作受限,完成动作后“察觉”扭到,闪了一下,发现且告知教练,在旁边休息,缓了一下后继续动作练习。
10点,上水;
走回酒店(5分钟路程),发现腿逐渐无力,右腿麻且冷,以为是失温,进淋浴间洗澡。
10点20,双腿完全无力,只能顺势瘫坐在马桶上。此时翻找资料,觉得与“冲浪者脊髓症”相似度极高。
11点40,通知冲浪学校,并且呼叫120;
12点,上救护车,做基础测量,医生采血检查,20分钟左右启程去医院;
12点41,输氧采血检查;初诊:低钾低钙,并打了补钙点滴;
12点58,CT检查,等候40分钟出结果,脊柱科医生对接;
1点半到1点50,CT结果出来,诊断可能脊髓损伤。医生面诊,做感觉测试,说是截瘫了,需要后续核磁检查,且在考虑转院。
下午5点,到达第二医院;医生做感觉损伤诊断,腰椎核磁和CT检查。
晚上9点,新结果出来,无明显手术指征。可能是罕见病,建议转院……
小娜称,因为病例罕见,很难诊断,一开始,男友小山连续转院了多家医疗机构。
她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暨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2024年10月01日,小山在海南万宁某俱乐部学习冲浪课程中热身不足及练习冲浪动作时扭伤导致脊髓损伤。鉴定意见:脊髓损伤(ASIA分级A级),评定为一级伤残。
小娜介绍,在这次冲浪培训前,小山是户外运动爱好者,踢足球,打篮球,喜欢爬山运动,非常阳光。
参加冲浪培训后,瘫痪快一年了,目前仍在医院治疗,每天需要做一些康复运动。医疗费、自费药以及护工的费用,每个月需要六七万元。
刚开始,小山完全坐不稳轮椅,基本是卧床状态,经过快一年的康复训练,现在可以坐轮椅,但是目前还没有办法工作。
一个不经意的简单动作
小娜说,从冲浪培训到受伤就医,再到后期的治疗和打官司,她一直陪伴在男友小山身边。
“他们号称在全世界有20多个浪点培训机构,从宣传来看,我们最初觉得比较靠谱,就购买了三天的国庆假日冲浪课程。”小娜说,去年10月1日早上8点多,两人过去上课,教学环境是一个接待厅,中间是冲凉的地方,外面是一个游泳池。
“我还在群里特地问了教练是谁,当时还比较谨慎,报班来学,希望可以更科学,更安全一点。
“查看了一下教练介绍,说是有国家冲浪资质。当天先上了一段理论教学,教练讲一些冲浪基础知识,什么是浪点、追浪,还有最基础的一个,就是起乘动作,也是导致我男朋友受伤的这个动作。”
小娜重点描述了这个动作:人趴板,从板上撑起来跳跃。四个人轮流做,教练就在旁边指导,每个人试了几次,就让大家下水了。
男友小山向记者讲述了随后发生的情况,“我们去了游泳池,一个人分配一个板,趴在板子上先做一些往前滑、转弯之类的动作。
然后做那个起乘动作:往前滑,去撑一下板,然后跳起来。
我跳到板子上,立起来了,感觉整个人闪了一下,可能腰闪了一下。
落到板子上的一瞬间,就感觉身体不太舒服。
但教练看到了,还夸我说,挺厉害的。因为之前,他让我把厚板子换给了一个看起来比我胖的学员。
“我跟教练说好像扭到了,腰不太舒服,在泳池旁边休息了10多分钟吧。
慢慢好一点点,教练又让我趴在板上稍微滑了滑,没敢再做太激烈的动作。从水里上来,就感觉有点没力。返回路上,越来越没力,走到电梯上就站不稳了,洗个澡站不住了……我坐在马桶上,慢慢地,脚趾就动不了,接着,腿也没有了知觉……”
分析这次事故的原因,这对情侣认为,当时国庆假期,人比较多,课程也比较紧凑。另外,机构在上课时,只是宣讲一些基础的知识,事先没有让学员去做热身。
“重要一点,没有跟我们做风险告知,也没有去检查身体状况,到底适不适合去做这个训练。也没有充分的热身。”小娜说。
小山瘫痪后不久,同月,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就发布文章《急性脊髓过伸性损伤紧急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
文章讲到,群众性的业余运动爱好者不断增加,像城市夜跑、马拉松、骑行、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参加者越来越多。
尤其是水上运动的兴起,包括快艇、冲浪、浮潜、海钓等运动逐渐普及,与之相关的运动性损伤也日渐增多。
其中急性脊髓过伸性损伤(还称为急性过伸性脊髓病),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冲浪者脊髓病(Surfer'smyelopathy,SM)时有发生,但急诊医师对该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冲浪者脊髓病”不止冲浪者
瑜伽、普拉提、啦啦队……
橙柿记者注意到,类似的冲浪者脊髓病事件,在网络上鲜有报道。
仅检索到为数不多的几例:2016年,8岁的英国女童NakitaWright第一次和爸爸在沙滩上学习冲浪,爸爸教她先趴在板上,然后屈膝站起来。
在站起来的一瞬间,Nakita腿部剧烈疼痛直接倒在沙地上!
一开始,她还哭着向妈妈撒娇:“妈妈,我的腿好疼,动不了啦!”
3分钟后,她的哭声停止了,然后认真地对妈妈说:“我的腿真的动不了了…”
送往医院后,医生也同样给她开了一些类固醇激素治疗炎症,但一点用都没有。
最终他们回到英国进行治疗,确诊了这是冲浪者脊髓病,由于背部受到挤压,造成脊柱缺氧,影响了神经。
勇敢的小女孩仍然在接受康复训练,但医生认为她能站起来的机会非常渺茫……
小娜就事件公开发声后,引发大量网友关注。
一些有经验的冲浪俱乐部,科普了他们的操作流程:要去判断学员身体状态、年龄、体重,还要做一个背压测试等等,同时还要告知学员这个运动的风险,包含冲浪者脊髓症这个病,也会明白告知学员。
还有冲浪团队分享经验做法:大家要对“冲浪者脊髓症”有了解,如果遇到学员背部疼痛,就是一个红线!立刻督导报告并就医处理。
有冲浪者对小山的遭遇表示震惊:看到你的经历真的很心痛,也很震惊。我冲浪七年多了,也是冲浪机构经营者,见识过形形色色的受伤状况,也经历过事故和官司,但仍然无法想象你承受的痛苦与勇气。冲浪虽美,却常伴随着高风险,你能站出来分享这个经历,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力量。
也有网友提出疑问:怎么冲个浪就瘫了?
小娜说,“有质疑的声音我们也理解,因为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很难感同身受,也很难真正理解这种无力感。”
她表示,关于冲浪脊髓症的报道比较少,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甚至都没有词条,“真的希望多一些人知道,减少不幸的发生。”
事实上,这种脊髓病,得病的不止有冲浪者。
公开资料显示:任何背部超伸的运动都有可能致病,包括瑜伽和普拉提,甚至跳舞。
到现在,全世界确诊冲浪者脊髓病的病例总数不到三位数,还有很多被误诊、被遗忘的病例。很多时候连医生都不懂如何处理。
国际脊髓医学杂志曾发文《冲浪者脊髓病:病因、发病机制、评价和治疗综述》——
冲浪者脊髓病(SM)是一种罕见的非创伤性脊髓损伤,以非创伤性瘫痪或截瘫为特征,与背部过度伸展有关。
SM病例通常涉及首次冲浪的人,但体操、啦啦队、杂技、芭蕾、瑜伽、普拉提或任何背部过度伸展的运动都可能导致SM。
“希望通过我们的遭遇,做一些科普,让尽可能多的运动者和机构知道这个风险,虽然它的发病率比较低,但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当有人再遇到这个事,就不会这么恐慌,也不会这么绝望。”小娜说。
今天下午,就小山的情况,橙柿记者联系了当初负责接待的机构人员。
该工作人员表示,她已从该机构离职数月,不太方便介绍情况。
记者又拨打了该机构留在社交帐号的电话并私信该账号,但均没有回复。
(来源:都市快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