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近期咨询电话明显增多,公众号留言量上涨了几倍。”日前,赤山湖管委会科普宣教部部长巫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入选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消息传出以来,该地旅游热度迅速攀升。“预计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客流量将达1万人次,远超往年单日3500人次的峰值。我们正在全力优化停车、交通和商业配套服务。”
这股“遗产热”,正成为句容发展的新机遇。
句容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贾良明说:“我们要让千年瑰宝焕发出现代活力。这一认证既是对古代治水智慧的肯定,更是推动句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
赤山湖的成功申遗,是句容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如何让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真正成为文旅新引擎?句容将答案落在了“融合”上。当地计划以水则碑等元素开发文创产品,推出科普研学活动,吸引青少年群体,将赤山湖打造成周边地区周末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此外,句容积极推动区域联动,实施“两山三湖”文旅战略,强化赤山湖与茅山、宝华山等景区的协同发展,构建“一山一湖”双遗产体系,形成“一干两核三支”全域旅游格局。句容市文体广旅局局长凌麓表示:“我们正推进与南京的跨区域合作,联合开发主题旅游线路,实现资源与客源互通,借助南京大流量景区的辐射力,吸引更多游客来句容。”
在提升游客体验方面,句容将持续完善餐饮、休闲、住宿等服务设施,增强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接待能力,并以申报AAA级景区为契机,全面优化软硬件水平,让游客享受优质服务。
针对年轻客群,句容还将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生动展示赤山湖的独特魅力。“要让千年灌区‘会说话’,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讲好故事。”凌麓说。
资金与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句容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保护与开发,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管理团队能力。
制度层面,句容市人民政府计划出台《赤山湖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建立综合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各类遗产的统一有效管理,让保护与开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贾良明表示,赤山湖灌溉工程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系统规划、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这片千年灌区必将成为句容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为经济社会注入新动力,使句容作为“长三角最令人向往的山水田园福地”更加熠熠生辉。(记者 朱浩 通讯员 马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