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一些网友发帖分享“捡秋”攻略,称收获了板栗、落叶和小柿子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成为其中一个热门地点。色彩斑斓的落叶、形状各异的落果,让“捡秋”的市民欣喜不已。有人也呼吁“捡秋”适度,需留给过冬的小动物。
图/社交媒体
九派新闻联系到武汉植物园,工作人员表示游客最好“只捡拾,不采摘”,植物园看到采摘果实的行为会制止,以保护其科研价值。
“捡秋”成为一种新的解压方式。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走向户外,到公园、植物园等地方捡拾落叶、果实等,这是探索自然亲近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在“捡秋”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
据上观新闻此前报道,一些游客在上海辰山植物园“捡秋”过程中,不是捡拾自然掉落的树叶、果实,而是用摇晃、拖拽甚至攀折、剪断枝干等方式获取,对植物造成伤害。
辰山植物园工作人员说,一些“捡秋”逐渐变味,有人为了抢流量,或追求色彩鲜艳,对还在树上的新鲜叶子和果实动手。
上游新闻报道称,重庆市科协科普讲师、植物学硕士润一表示,如果对板栗等野果采摘量太大,会对小动物过冬有影响,有些盲目采摘还会对植物有伤害。
西安市红会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彦军提醒,并不是捡到的果实都可食用,非人工种植的“野栗子”没有合适的储藏条件会变质,产生大量黄曲霉毒素,食用后易引发肝损伤;有一种植物果实叫马栗,与板栗相似,有毒不可食用。同时“捡秋”过程中要避免受伤,如被板栗外壳刺伤。
九派新闻记者 李沐曦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