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入住太白县咀头镇白云村农家小院的咸阳市民张炜和家人,结束了今年5月以来在此康养旅居的行程。这是她连续9年在太白县旅居康养。张炜说:“这里空气质量好,服务态度也好,一住下就有回家的感觉。”
像张炜这样的候鸟式游客,白云村每年要接待3万多人次。
近年来,秦岭深处的白云村凭借良好的生态、细心周到的服务,为游客营造“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体验。
风景秀丽的白云村(资料照片)。陕西日报通讯员 张潇摄
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太白县森林覆盖率达93.36%。白云村距县城19公里,四面环山、环境清幽。以前,村里群众以种植蔬菜为主,经济收入单一。
为了把气候、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2016年起,白云村持续提升村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景观节点,让家园变花园、山村变景区,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民宿+康养”的融合发展模式。2019年,白云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村民杨春杰抢抓旅居康养产业发展新机遇,将自己的农家小院进行改造后,接待外地游客。仅靠这一项,他家一年可增收3万多元。杨春杰告诉笔者:“以前守着好山好水愁生计,自从发展了农家乐,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深刻感受到,好生态才是最宝贵的家底。”
为确保游客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白云村成立了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全村28家民宿、农家乐、农家小院纳入公司统一管理,由村上统一定价、统一培训、定点采购食材、定期检查环境卫生。避暑季,村民户均增收5万元左右。
像白云村村民一样,太白县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截至目前,太白县已建成精品民宿274家,今年1月至7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67.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7亿元。
白云村党支部书记齐永丽说,下一步,白云村将整合群众闲置房屋,进行改造升级;依托红色文化底蕴,开发红色研学路线;修建环山步道,开发登山线路,着力打造全龄段旅居康养乡村。(来源:陕西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