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城市更新持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青白江城厢古城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创新实践——微综艺项目《我在城厢装院子》正式启动,并于即日起同步面向全国发起“城厢共创伙伴”内容创作团队及微短剧剧本创作者招募计划。
该项目以“千年古城与当代创意双向奔赴”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影像与叙事,推动城厢古镇的文化保护、古建活化与文旅融合,打造可持续、可参与、可传播的城市文化新样本。
01 共创内容,活化古城
《我在城厢装院子》微综艺预热活动聚焦城厢古镇的建筑肌理、民俗传统与现代功能,以“微视角、深介入、轻叙事”为特色,邀请内容创作者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从创意到成片的全程实践。入选团队将于国庆期间(10月1日-10日)入驻城厢,围绕“游客体验”“商户故事”“建筑细节”“民俗互动”等维度开展创作,以3-5分钟的短视频呈现一个立体的、有温度的城厢。
同步启动的“城厢记忆·全民共创”微短剧剧本征集活动,则致力于挖掘城厢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作品需紧扣城厢元素,体裁为微短剧剧本,题材可涵盖历史传奇、市井生活、青春奋斗等多种类型,鼓励基于真实事件与传说的艺术再创作。
02 资源赋能,长远合作
主办方将为参与者提供全方位支持。视频创作团队有机会获得最高3万元的创作奖金、独家拍摄许可、全网媒体曝光及直通微综艺核心制作的机会;微短剧剧本创作者则可竞逐最高3万元奖金,优秀剧本将优先获推荐拍摄。所有入围者还将获得由主办方联合认证的“城厢共创伙伴”证书,并纳入城厢文化人才库,享有后续项目优先合作权。
03 文化价值与公众参与
项目强调“从民间中来,到民间中去”,旨在通过下放创作权、开放文化资源,引导公众用当代语言重构古城印象,使城厢从一个地理空间升维为“可体验、可创作、可传播”的文化场域。这一尝试不仅为微综艺与短剧创作储备优质内容,更将为古城镇活化和IP构建提供新路径。
04 活动声明
(一)原创性承诺
所有报名者须保证提交作品为原创,未侵犯任何第三方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合法权益,未公开发表或参与过其他赛事活动。如作品涉及引用历史事件、人物故事或民间传说,须注明出处并进行艺术化标注。
(二)知识产权归属
参与者同意,入围及获奖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其完整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改编权等)归主办方独家永久所有。主办方有权对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修改、授权、传播及衍生开发,无需另行通知或支付额外费用。
(三)法律责任承担
参与者应确保作品内容合法合规,不含有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社会公德或侵犯他人权益的内容。如因作品内容或权属问题产生任何纠纷或索赔,由参与者自行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主办方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赔偿责任。
(四)最终解释权
本次活动所有规则、流程、评选标准及奖金发放等事项的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活动安排,并通过官方渠道公布。
城厢古城位于成都青白江,被誉为“老成都活沙盘”“人文活化石”,不仅有2000余年县治史,更藏着独特文旅优势。这里是川剧名伶魏长生、辛亥英烈彭家珍、诗人流沙河的故乡,名人印记为古城注入深厚人文魂。
古城保留“1护城河4街32巷”龟背肌理,108座川西院落间,藏着6处省级、5处市级文保单位,绣川书院、武庙等修缮后重现古韵。9项非遗更添魅力,小金龙龙舞的灵动、传统糕点的香甜,能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川西民俗。作为三星堆—金沙文旅走廊节点,城厢古城毗邻成都国际铁路港,如今已开放多个文旅空间,逛古巷、品非遗、访名人故居,成为感受老成都烟火与人文的优选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城厢共创伙伴”不仅是一次内容的共创,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我们相信,真正的文化活化,不在于复刻历史,而在于创造当代人愿意参与、传播和记忆的新传统。因此,我们诚挚邀请全国创意力量走进城厢、读懂城厢、再造城厢,用光影让千年古城“活”起来,也让自己的创作人生“燃”起来!我们在城厢等你一起——给世界装一座院子,给未来讲一段历史。
01 微综艺团队报名
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9月28日
方式:将团队报名表及代表作品发送至指定邮箱:wzcxzyz2025@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团队名称+城厢共创伙伴报名】
02 微短剧剧本投稿
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1月30日
方式:发送作品至指定邮箱:wzcxzyz2025@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城厢记忆微短剧征集+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团队名】
咨询联系:wzcxzyz2025@163.com
来源:GoChengdu
编辑:曹玉
编委:赵望
监制:陈军德
总监制:刘文芳
主管: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主办:青白江区委网信办、青白江区委外宣办、青白江区融媒体中心
青白江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热线
028—83306888
点转发
点留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