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广州美嘉旅游策划有限公司、广州花都蝴蝶谷举办的南沙区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森光漫游时,童趣奇遇记”自然科学体验之旅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自然为课堂,亲子家庭共同制作竹筒饭、徒步挖笋、涉水寻宝、生态捕鱼……沉浸山水之中,体悟自然科学之奥妙,解锁蝴蝶谷生态密码。
巧动能手,品竹香四溢
竹筒饭制作不仅是传统美食体验,更成为一门“食物科学”入门课:大米中的淀粉在加热过程中产生软糯口感,腊肉的油脂受热析出充分浸润米粒,玉米粒如碎金镶嵌其中,萝卜丁为咸香的米饭添上一抹温柔的甜意。竹筒作为容器,在蒸制过程中释放出淡淡的清香,如同天然香料般,将各种食材的味道科学地融合在一起,每一口都带着山林灶火般的原始温暖。
漫步竹林,探甜笋生韵
漫步青翠竹林,一场专属于青少年的自然科普之旅正在展开。孩子们不仅能观察竹子的生长特性和其坚韧中空的独特结构,还能近距离观察甜竹笋破土而出的生命力。这片竹韵生辉的天地,激发着孩子们对植物学、生态保护的浓厚兴趣,也让科学知识在一步一景中悄然生根。拿起小铲子动手挖甜竹笋,体验农林劳动的乐趣和智慧,在亲手收获的过程中播下热爱自然、尊重科学的种子。
蝴蝶纷飞,听生态课堂
蝴蝶谷是一座生动的“生命博物馆”。在这里,孩子们了解到生物演化的精密与多样性。许多蝴蝶的寿命仅有短短几周,它们用尽一生,从笨拙的蛹中挣脱,展开华美的羽翼,只为奔赴一场最灿烂的相遇与繁衍。极致的美丽,背后是极致的短暂与坚韧,蝴蝶用它的全部生命,诠释了何为“向美而生”。这段短暂却灿烂的生命周期,向孩子们揭示出生物适应自然的惊人智慧。
解读时间,看自然进化
当我们与一只蜥蜴对视,便是在与亿万年的时光相望。生物观察向孩子们开启了一堂“地球历史课”:蜥蜴的形态是地球精心雕琢了无数纪年的作品,冷冽的眼神是洞穿生存本质的智慧。如今,庞然大物皆化为尘土,而它们却以几乎未变的姿态,从容穿越沧海桑田,成为行走在大地上的“活化石”,也成为研究生物进化韧性的活体教材。
鱼游浅溪,悟山水奥妙
溪水淌过脚背冰凉舒畅,鱼儿游走在四周乐趣横生。孩子们与自然山水亲密互动,捕捉水流冲击岩石的淙淙水声、感知水温与气温间的能量交换,草木、岩石和水汽混合的清冽气味扑鼻而来。走进沉浸式泡泡广场,一场放肆撒欢的体验正式开启。这不仅是感官的唤醒,更是一堂生动的自然科学课,让孩子们理解水体、地质与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联系。
蝴蝶谷自然体验活动,不只是简单的山水游览,更是一场调动全身心去触摸、去聆听、去征服的沉浸式科学探索,用实践的钥匙,为孩子们开启科学的大门。南沙区科协将继续举办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科普活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为青少年打造科学启蒙平台,激发创新活力,点亮未来的科技星光。
来源:南沙区科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