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区独具山城特色的文旅资源,已经成为一张走向世界的“金名片”。在未来,如何进一步擦亮渝中的文旅底色?9月23日下午,《渝中区打造历史人文传承新高地 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新闻发布会现场。渝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上游新闻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当地已为未来三年文旅发展绘制了一张详尽的“施工图”,即实施“14681”行动,构建起渝中区未来三年推动巴蜀文旅走廊建设的“四梁八柱”——紧扣“打造历史人文传承新高地”一条主线;全力建设四大功能区,即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先行区、西部文旅融合引领区、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着力提升六大功能,涵盖都市旅游承载、母城记忆展示、红色文旅示范、体育演艺集聚、时尚娱乐引领和国际交往拓展;推进八项重点行动,即历史人文传承行动、文旅精品提升行动、产业能级提质行动、消费供给提振行动、市场主体培强行动、对外交流拓展行动、宣传营销提效行动和服务效能优化行动,加快构建“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大文旅格局。
历史建筑“活起来”
三千年江州府,八百年重庆城,城市日新月异地变化,不变的则是渝中的历史文脉。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李真真介绍,渝中区将聚焦建设“博物馆之城”,重点打造“九开八闭”古城墙、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等十大人文景观,创新推出文物建筑社会认养机制,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未来三年,计划新建一批博物馆、陈列馆,真正让渝中成为‘一座可以行走的博物馆’。” 李真真表示。
渝中区政府外办副主任张兴华以外交外事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化、多元化利用为例,表示可依托驻渝外国机构旧址打造样板项目,讲述重庆战时首都历史,使其成为沉浸式了解中国对外交往史的重要场所。
旅游地标“多起来”
除了守护城市根脉,在打造旅游新地标上,渝中区还将推动洪崖洞、李子坝等网红景点品质升级,推出“两江游”“非遗体验游”等十条主题线路。
解放碑步行街人流涌动。罗云希 摄
此外,当地还将新创3个以上国家A级旅游景区,建成2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力争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
渝中区文旅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秦晴表示,围绕市民游客高品质文旅期待,在线上将升级“母城联线”特色文旅综合平台,实现线上“云游母城、预览体验”。
线下则将重点打造鲁祖庙、胜利巷、马鞍山、枇杷山等风貌街区,实施燕子岩-飞机码头、大鹅岭景区等项目,聚焦湖广会馆、老鼓楼衙署等遗址活化利用,常态化举办新年禹王庙会、清明祭祀、花朝节等活动,打造“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文旅新体验。
“文商旅体城”深度融合
在推动产业创新上,渝中区的“文商旅体城”深度融合发展也将呈现全新格局。李真真介绍,渝中将深入实施“文旅+百业”战略,推动文旅与商业、体育、科技、城市更新等深度融合。
为此,当地将积极筹建渝中区动漫游戏产业园、文旅时尚产业基地,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力争文旅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让文旅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渝中区商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朱玲艳介绍,近年来渝中区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为引领,打造了鲁祖庙、十八梯等一批文商旅融合消费地标,推出天台131天际发布厅、来福士探索舱·云端乐园等70个“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
夜幕下的洪崖洞。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围绕“文旅+百业”,当地也将推动传统商业主题式、融合化转型,加速推进国际潮奢消费地标“万象新华”、商文旅消费旗舰“朝天汇海”、全国最大二次元主题购物公园“2077赛博城市”等标杆项目亮相。
消费品质再提档升级
今年上半年,重庆问鼎国内“消费第一城”。对于正着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渝中区而言,未来三年也将构建“渝中有礼、有品、有味、有趣、有Yeah”五大矩阵品牌,促进文旅时尚消费,培育一批沉浸式、互动式特色消费场景,并且大力支持高品质演出、体育赛事、文化节会、艺术鉴赏等活动落地渝中。
朱玲艳介绍,当地将推动“商业+文化+旅游”跨界融合,实现从“卖商品”向“卖体验”“卖文化”转变,深挖在地文化资源打造重庆城市IP馆,推进热门IP合作开发城市定制产品与衍生周边,持续做强“渝伴礼”必带必购品牌。
渝中区还将支持引进艺术策展、电竞赛事、宠物经济等新兴业态进商圈进社区,创新珊瑚公园低空飞行主题乐园、绿树电竞一站式主题乐园等新兴业态,构建兼具体验性、趣味性、潮流感的消费新场景。
渝中区戴家巷崖壁步道。渝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组“巴蜀CP”提升“国际范儿”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渝中区也将持续推动。李真真介绍,渝中将深化与成都青羊、锦江等城区的联动,共同策划推出“锦渝满堂潮玩时尚游”等5条以上巴蜀文旅精品线路,推动“渝进蓉出”“蓉进渝出”入境旅游联动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据了解,目前渝中已与成都市青羊区、金牛区携手打造了“宽洪大量”和“金玉良缘”特色文旅品牌,今年2月推出了“锦渝满堂”特色文旅品牌,正合力打造巴蜀文旅走廊“锦渝样板”。
此外,在国际交流方面,渝中区离境退税商店未来三年将扩容至100家,精准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力争入境游客突破60万人次。
国庆黄金周活动不停歇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李真真特别介绍了渝中区将联动百余商家开展“双节‘渝’惠游·精彩‘中’不停”文旅促消费活动。
一是推出“好戏荟萃·渝音绕梁”主题板块,覆盖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夜间消费等门类近100场特色活动,丰富市民游客文化体验。
二是联合全域各大企业共同开展“惠游双节·文旅悦购”消费促进活动100余场,并联动大众点评、携程等平台推出票根优惠、专属折扣等普惠举措。
三是打造“渝味中秋·母城悦新”特色场景消费主题活动,推出艺术周、渝超主题市集、数字漫游等10余项创新产品与体验活动,增强消费吸引力和年轻群体参与度。
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舒琬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