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开学,为期两个月的暑期旅游季正式收官。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报告显示,今年暑期出游人次超过去年同期,演出展览、体育赛事以及影视剧的热播都带动更多出游需求。经过总结,2025暑期8个关键词有:苏超、非遗游、县域游、避暑、亲子游、演唱会、精体验、碎片化。
苏超
5月10日“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开赛。平台发起“跟着苏超游江苏”活动,联合众多江苏商家打造多城看球打卡吃喝玩乐新体验。
数据显示,7月16日至8月17日,活动带动江苏消费超77亿元,同比增长48%。赛事带动多个比赛城市周末消费大涨。8月16日常州首胜,带动周末酒店订单量同比暴增17倍。

非遗游
抖音“非遗游”相关内容同比增长121%,非遗酒旅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327%,销售额环比增长253%。
“发现宝藏小城·有非遗”活动,联合文旅湖南等43家文旅官号及数十位非遗达人共同打造#各地非遗申请出战热点,助力非遗宝藏小城登上全国热榜TOP3,整体活动曝光超30亿。
活动通过挖掘49城的宝藏体验,助力18万商家增收151亿元。

亲子游
携程数据显示,暑期亲子游人群占比升至35%,环比大幅增长50%,品质化亲子游成为新刚需。
同时,新生代父母成为消费主力,带动亲子游产品结构从“观光打卡”向“户外探索”、“文化沉浸”转型,暑期户外产品搜索量同比上涨120%,租车自驾订单同比增长98%,影视IP取景地热度提升超3倍。

相较于传统出游形式,亲子游以“儿童”为重心,无论是交通工具、旅游目的地、住宿产品的选择,还是行程安排,家长都开始重点关注出行的便捷与舒适,进一步体现出对高品质出行方式的追求。


避暑
今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刷新同期纪录,“清凉”成为暑期旅游第一关键词。
携程的报告显示,威海、黔东南、秦皇岛、大连、青岛、烟台、安吉、桂林、大理白族自治州、贵阳等平均气温不超过30℃的目的地,携手冲进携程口碑榜“暑期十大玩水避暑目的地”。
其中,大理白族自治州、大连、威海、青岛、烟台同时进入国内游增速前十五目的地,平均旅游订单呈双位数增长。

除传统避暑游之外,户外挑战和自然探索,如露营、徒步、溯溪等度假产品今夏也受到游客热烈追捧,搜索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其中,衍生出各种新玩法的漂流成为今年暑期大势,位于江西抚州的“清凉漂”大觉山漂流,体感温度仅18-26度,同比去年订单数增长超4倍;
有《西游记》通天河同款之称的高过河漂流则全长5公里,落差200米的“刺激漂”揽获年轻人喜爱,成交订单数同比增加40%;
“白天窝囊漂,夜晚银河漂”,江苏常州茅山森林公园的银河夜漂也以出片的夜间美景成功出圈。
演唱会
小票撬动大经济,“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成新风尚。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演唱会期间,上海文旅消费同比增长31%,上海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5%,“飞洲国际广场”搜索量同比上涨超300%,带动周边美食相关搜索量同样大幅增长,商业体与演艺活动的消费联动效应凸显。

县域游
携程数据显示,这个暑期游客正主动避开“人挤人”景区,转向气候宜人、体验丰富的县域目的地。
青海湟源、贵州威宁、甘肃肃南等凭借凉爽气候(高海拔环境)、丰富的自然景观(草原、森林、湖泊)及特色民俗文化,实现订单量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县域目的地中00后游客占比达15%,跨省游客占比高达76%,反映年轻群体对深度体验的追求。
8月以来,太原、日照、忻州等城市搜索热度显著上涨,成为新晋避暑热门。
同时外国游客“小城游”井喷。据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暑期外国游客机票预订覆盖中国144个城市,同比新增16个,增量多为甘孜、张掖、恩施等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的宝藏小城。
浙江义乌作为“世界超市”,吸引外国游客“空箱扫货”,机票预订量同比激增2.6倍(越南、印尼游客增长超3倍);
山西大同则因古建文化破圈(如动画《浪浪山小妖怪》带动),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同比飙升9倍,领跑全国。

碎片化出游
进入暑期后,游客预订碎片化、出游碎片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途牛暑期打包旅游产品预订中,境内自驾游和自由行的出游人次同比增长均超过了20%。
自驾游及自由行用户中,80后和90后出游人次占比超七成,“机票+”“高铁+”“酒店+”等碎片化、灵活化的出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中青年用户的喜爱。
精体验
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度假消费品质化趋势明显,“小团游”从小众迈向主流。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暑期跟团游订单中,精品小团订单占比达40%,同比增加90%,云南昆大丽、新疆北疆、川西、西藏林芝及青甘等线路成为热门之选。
“气候适应型”消费崛起,避暑与亲水需求推动游客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迁移。
用户偏好从“泛观光”转向“精体验”,暑期美团旅行跟团游订单中,包含深度讲解或手作的一日游产品订单占比过半,深度体验型线路产品热度高居不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