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
洱海生态廊道迎来一批特别的客人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援外培训项目
“东盟国家全媒体编辑记者研修班”学员
走近洱海
进行生态文明实践主题参访
在洱海生态廊道
参访团近距离欣赏了海天一色的美景
从洱海保护举措
到水质持续多年保持优良水平
从生态调控技术如何守护水下生物多样性
到海菜花在湖面绽放的秘密
参访团认真聆听了关于洱海的故事
在观光过程中
参访团不时下车拍照打卡
期间
泸水市文旅推介团为参访团
带来了精彩的歌舞表演
并邀请他们参与互动
品尝特色美食
李素雯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记者
根据我的观察,生态廊道的发展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得非常好,并且很好地平衡了各种因素,包括当地生态系统、市场传播以及本地市场。我们看到周边的人们能够通过开设店铺、咖啡店和各类旅社等方式进行商业活动,享受这里的氛围。我觉得这里真的很棒,是一个宜居和旅行的好地方。
在大理洱海科普教育中心
参访团通过实物、标本、图文展板
及多媒体模拟等多种形式
详细了解了洱海的地质演变
历史及现状、治理保护
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内容
对洱海的生态保护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当天下午
参访团走进银桥镇下关沱茶厂
了解下关沱茶的历史、制作技艺
和丰富的茶品类
茶厂工作人员现场展示茶艺
氤氲茶香中
参访团一边品茗一边观看表演
亚 ·敏莱
缅甸新闻部部门助理主任
我和团队一起参观这个博物馆,接触了许多年代久远的茶品以及历史资料,身处这个博物馆,我愈发兴奋。总的来说,这次参访让我很开心。
接下来
东盟“生态体验官”们将持续探索
前往喜洲古镇、古生村科技小院
洱源县茈碧湖、宾川县水果产业基地
深入感受白族历史文化
考察海菜花产业示范与湿地“以湿养湿”模式成果
了解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成果
以及大理州对东盟国家的绿色食品外贸发展情况
谁说生态保护只有严肃面孔?
在大理
它是一场人与自然的欢乐“合唱”
更是中国与东盟共享绿色发展经验的生动课堂
期待参访团继续解锁
更多大理“生态盲盒”
把洱海的蓝、海菜花的白
沱茶的红褐、水果的清甜
酿成更鲜活的生态故事
记者:唐恋 赵志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