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位于赤道以南的东非,这个以自然景观及野生动物著称的国家里,不止能看到闻名已久的动物大迁徙,更有丰富的山川湖海与特色建筑,值得被一一探索。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为非洲最高峰。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涵盖草地平原和稀树草原,
还有沿河森林和林地,有着300多万只大型哺乳动物。
由于坦桑尼亚特殊的地形与气候,除了茅草屋与圆形村落类的传统建筑,也催生出了极其独特的现代主义建筑范例。设计中常采用泥土、粘土和木材等当地可持续材料,确保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被动式降温与自然通风系统则强化了城市环境中的可持续性。
让我们跟随本期“LAST PAGE最后一画”,走进坦桑尼亚与自然共生的疗愈生活。
独木舟上的流动冥想
在维多利亚湖氤氲的晨雾中,马赛渔人驾驭着古老的独木舟,将千年的航行智慧化作一场流动的冥想。船头压着的纸莎草捆随波轻晃,仿佛自然的节拍器,而渔人划桨的每个动作都与湖水的韵律共振。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整片湖面便化作一面流动的明镜,倒映着人与自然最原始的对话。这不仅是捕鱼作业,还是一场以水为经、以舟为纬的生命修行,在桨起桨落间,完成着对天地节奏最虔诚的应和。
晨光中的疗愈三重奏
坦桑尼亚的疗愈正在金合欢树下、火山湖泊畔和部族鼓点中展开。金合欢树下,晨露还未散去,火山湖畔,阳光蒸腾起袅袅热气,早起的村民用温热的湖水洗去疲惫,让矿物质的滋养唤醒身体。部落的晨鼓已经敲响,节奏轻快如清晨的鸟鸣,人们踏着鼓点开始新的一天。
面具与布艺:社群的疗愈密码
马赛妇女用茜草根与靛蓝叶染制羊毛,手指在经纬间穿梭时将祈祷编入布纹。每道红蓝条纹对应不同祝福:锯齿纹守护勇气,菱形格贮存智慧。木雕师选用黑檀木心材,用羚羊角刀雕刻面具泪沟,凹槽深度刚好盛住一滴泪水。那些深浅不一的沟壑,是让所有悲伤都能静静流淌的温柔河床。当雨季来临时,整个部落会戴着新制的面具起舞,用鼓点唤醒大地的生命力。
塞伦盖蒂的生命迁徙史诗
每年旱季,塞伦盖蒂的角马群如褐色洪流,向着北部含盐的温泉池奔涌。它们踏起的烟尘在夕阳中晕染成金,蹄声如雷,震颤大地。此时,热气球缓缓升空,载着游客漂浮在大地之上——下方是角马群在温泉中翻滚,溅起晶莹水花;远方是象群缓步穿过金色草原,长颈鹿的剪影贴着火红天际。
当现代世界在钢筋森林里寻找疗愈时,坦桑尼亚人始终相信:真正的解药藏在桨叶划开的水纹里,在织布机穿梭的经纬间,在随鼓点震颤的赤足下,在角马群扬起的尘土中。这些不是风景,而是流淌千年的生存哲学——唯有将生活彻底交付给大地,才能参透了生命本真的快乐密码。
包理佳
THE CONTRIBUTOR
包理佳毕业于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学院(Bartlett)建筑专业,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课程认证。2023年,她成立青天制作所,从传统着手,通过对历史的挖掘,建立起与当代生活的连结和共鸣,制造出富有当下民族和时代性的设计。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主画 | 包理佳 Freja Bao、王郁文
故事分镜 | 王郁文
建模 | 朱宏轩
文 | 青天制作所
编辑 | Han
剪辑 | 小好
图片来源 | 青天制作所、视觉中国
你对坦桑尼亚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更喜欢与自然共生还是现代化城市?你最想跟LAST PAGE一起以什么形式探访哪个地方?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选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歌剧院里的意大利生活切片
在机械齿轮与自然山水间,打开瑞士的幸福指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