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一碗素面,真香,这次一定再吃一次。”从曲阜赶奔江南的路上,老伴道出这话。四十多年前,她与首钢医院一位无锡藉的同仁到过无锡,在鼋头渚广福寺吃过一碗令她多年记忆深刻的素面。
当时人家是回家探亲,车费报销,她则是自费旅游。那年代的旅游跟当下没法比,没有介绍信连硬卧票都没得买,更甭提飞机票了。而她竟用探亲时间乘火车硬座、公交车旅游,可见她对旅游的热爱和超前。我打趣:千里之外吃碗面,太奢侈啦。她另辟蹊径怼道:二十五岁吃过,古稀年华依然记忆犹新,这碗面还能用钱衡量吗?
在南京游览三天,所闻所见暂且略过。由南京到无锡,第一站自然是恵山古镇。惠山古镇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中有寄畅园,进古镇不收费,进寄畅园的门票要70块。当然我们年过七旬,凭身份证免费入园。
寄畅园堪称中国园林艺术典范,昔日康、乾两位皇帝多次驻足,而乾隆皇帝对寄畅园更用心良苦,特意命人详细绘图,带回京师,借鉴效仿,这才有了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惠山景区中的天下第二泉也很有味道,乾隆皇帝御笔中的“第”字,“竹”字头变成了“草”字头,是皇上笔误还是当初就是那个写法?得向书法家请教。
太湖畔的鼋头渚也是必须打卡之地,太湖精华浓缩于此,登顶眺望,无锡一览无余,湖水与城市,自然与人文交融,尽收眼底。可也有些许遗憾:一片一片的高楼林立,直冲云霄,令人想起“水泥森林”这个形容香港的词汇。这真是人类的智慧?这样的智慧是不是应该有个限度?多年以后会不会反思?
从顶到范蠡堂,一步之遥。当仰望范蠡堂时,竟心血来潮,觉得范蠡是“润族”的开山始祖。这位神仙般的先人在助勾践复国后立即收手,弃朝堂而牵手西施,过二人世界的幸福生活去了。用心推敲,范蠡的断然放下,比后来避世的张良和辞官的陶渊明更干脆,一点拖泥带水都没有,并且还有股浪漫味儿。据历史记载,范蠡曾劝同仁文种一起“润”,可惜文种不听劝……到头来,两位同时辅佐越王的人,结局大相径庭,一位平安百年,一位身遭横祸。
怀着感慨离开范蠡堂。临近山脚时见到广福寺,在广福寺庙门外有一座独院,“广福寺素面馆”的横匾异常抢眼,那就是我们一路议论的地方。步入小院,1929年的标注令我肃然,了不起,算起来这素面馆已有近百年历史。
要了两碗罗汉面,每碗20元,现煮现做冒着热气上桌,浇头的用料实足,有笋尖、香菇、面筯、豆制品和绿叶菜。用筷子一挑,香味更蹿,禁不住先喝了口汤。见周围食客都斯文用餐,我也细嚼慢咽边品边吃,那味道确实沁人肺腑,难怪有人几十年念念不忘。何况几十年前还是吃饭要粮票的年代,这样一碗面犹如现代版的“珍珠翠粹白玉汤”。可又觉这比喻欠妥,因为那素面真正好吃。
次日清晨驱车灵山,沿太湖湖边大道行驶,景色宜人,令人目不暇接,老远就看到一尊佛像,景区内处处气派辉煌,庭堂中处处富丽堂皇。那里也有素面,只是一碗要39块,这价格让我却步。要是昨天没吃过20元一碗的罗汉面,今天也不会这般惊诧:39块一碗素面,这价格不太亲民喽!难不成浇头中有稀有菌类?尝还是不尝?犹豫之后,还是过门不入……一碗素面39,一人套餐98,两人套餐198。三人套餐298,四人套餐398。面对这档次的素食消费,得悠着点,还是20元一碗的素面吃着爽。曾听朋友叨念,京城一家素食馆的套餐大几千,我听罢,不信,慈悲为怀的人不该这么不着调吧!
从灵山到苏州,个把小时路程。一进苏州景观大变,一边湖水、一边青山变成了高楼林立,行驶在高架桥上,树梢在脚下。与印象中的姑苏相差很大,可也是,上趟来时,苏州只是历史文化名城。当下早已今非昔比,就工业开发区的规模而言,苏州仅次于深圳,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二。据说居住人口早已超过千万。如此多的居住人口,高架桥和隧道当然是交通首选,说不得已而为之也好,说被逼无奈也罢,不然哪有那么多土地?
姑苏有座穹窿山,那里有孙武子遣迹。孙武子成名作《兵法十三篇》即在那里写成。但山顶的上真观则是道教圣地。上真观前有专做游客生意的食摊,素面的招牌格外显眼,刚好饭点又见到招牌,就打算先祭五藏神再进上真观。不过点餐时打了折扣,两个人只要了一碗素面,因为有种不对劲的感觉。揣起那素面一尝,顿觉不对味,比昨天吃的素面差远了。
捏着鼻子吃了几口,赶紧步进了上真观。上真观主殿供奉玉皇大帝,左右金童玉女肃立,这在道教观中不乏见。神奇的是侧殿供奉着车神,也许是我孤隁寡闻,供奉车神我还是头回见到。可细一推敲,咱这本土车神忒不争气,两千多年光阴,本该与时俱进,让古代的车逐步向现代发展,却止步不前,在人类车辆发展史上,咱这车神几无贡献。严格说,咱这的车神不太称职,莫非是他的香火太少,工作状态受影响,也未可知。
咱先人在建庙宇、建道观上的劲头可圈可点,尊崇的神仙和伟人也不少,可科学、科技方面受关注的人和事却较少,更罕有享受香火的。翻阅历史,这是特色,也是遗憾。
车神殿附近又见素面招牌,如果说上真观外面的素面是李鬼,那上真观内的素面就是李逵,而我们先前着着实实入了李鬼的圈套。好在损失不大,摊上的素面也是20元一碗。
上真观内的素面馆,厅堂干净整洁,清楚标明:功德面20元一碗。我赶紧请了一碗,一吃,对头。与广福寺的素面有一拼。浇头中少了笋尖多了木耳,再就是汤中飘着少许韭菜。依佛教戒律,葱、姜、蒜和韭菜算是小晕,和尚和修行人吃不得。而这素面中有韭菜,莫非这碗素面出自道家?道家戒律中未闻韭菜算晕的说法。上真观中的素面馆依道家规矩,倒也合情合理。
锦溪古镇中有莲花禅院。那里也有素面,而且分两种:福面和财面。福面的浇头是香菇和面筋,财面的浇头是金钱菇和素鸡。其实味道基本相同,也都是20块一碗。不同的是食客中年长者大多点福面,年轻人和生意人大多点财面。
逢庙就有素面吃,我喜欢;20元一碗的价格,我也喜欢;更喜欢的是就餐环境,干净卫生,没有烟味,没有酒味,没有喧哗,能清清爽爽地吃顿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