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湾竹木赋
——癸卯秋日云梦纪行
一、青瓦承天,绿荫覆地
祥云湾的树是立体的史书。
典雅朴树以金箔拓写楚辞,
乌桕用年轮篆刻秦简的残章。
当秋风穿过马头墙的刻度,
每一片落叶都成为古建筑的注脚——
飞檐挑起云梦泽的夕照,
青砖缝里萌发着《睡虎地》的竹简。
二、翠竹叩檐,虚怀应和
这里的竹是会行走的月光。
新篁在粉墙投下瘦金体的影子,
老竹以节拍应和编钟的余韵。
当晨雾漫过曲廊的转折处,
竹叶正将楚地民谣翻译成沙沙的密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原来两千年前的《诗经》,
一直生长在祥云湾的竹节里。
三、草木有灵,文旅共生
景区用绿意重新定义"古建修复"。
紫藤攀着斗拱续写《营造法式》,
芭蕉在月洞门后临摹《富春山居》。
当游客在竹影斑驳间驻足,
突然读懂园林的留白哲学:
那些被古建筑框住的树与竹,
正是云梦递给世界的生态名片。
尾声: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祥云湾的竹木,让唐诗有了地理坐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