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白石山秀美风景。
第九届省旅发大会保定分会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日成 摄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王日成)第九届省旅发大会保定分会场活动期间,与会嘉宾深入易县、涞源、涞水、阜平、唐县等地,观摩恋乡·太行水镇、白石山“太行探险”度假体验区、华中温泉康养小镇、野三坡风景名胜区、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骆驼湾乡村振兴示范区、庆都山唐尧古镇等项目,寄情壮美的太行山水之间。
易县
千年古韵与当代风情交织回响
近年来,该县聚力打造“历史文化、绿色生态、旅游度假、中医康养”四张金名片,探索出一条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呈现出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全域旅游新画卷。
作为第九届省旅发大会保定分会场的主要活动承接地,恋乡·太行水镇西接“北方桂林”易水湖,北邻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南连红色圣地狼牙山,依托丰富夜间业态,堪称“区域旅游首站目的地”。
大会期间,“文旅+”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座谈会和以运动健康、研学旅游、民宿为主题的太行山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漫谈会等交流活动陆续举行,太行山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启动仪式在太行水镇梦想草坪开展,囊括了美食荟、非遗文创市集和《遇见总督》沉浸式演出等内容的行进式夜游更全方位展现了保定的地方特色与风俗民情。
2025年,太行水镇依托“中医易水学派发源地”的独特优势,全面推动“文旅+全龄康养”产品体系升级,获评全国唯一的中国中医药学会易水学派分会“易水学派医养康基地”称号。当前,太行水镇正联合易水湖积极创建以文旅康养为特色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文旅消费集聚区、愈养度假目的地”产业融合新标杆。
观摩期间,龙西公路也备受好评。龙西公路串联起了清西陵、易水湖、狼牙山等易县著名景点,被评为“河北省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被骑行爱好者誉为“易县最美公路”,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周边群众的增收致富路。
涞源
领略山岳与风筝的魅力
9月20日,在涞源县开展的京津冀风筝艺术节吸引了旅发大会观摩嘉宾的目光。作为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保定分会场重点观摩项目之一,本次艺术节设置“阵式”风筝表演、风筝文化主题展陈、DIY体验三大版块,共计600余只风筝,以“风筝+”为纽带,激活区域消费潜力,打造集文化体验、旅游消费、产业联动于一体的京津冀文旅盛会。
在白石山景区,其独特的地质奇观、完善的业态升级和沉浸式体验服务也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白石山集雄伟、秀丽、神奇、幽幻于一身,是中国山岳景观奇与险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河北省生物多样性三大分布中心区之一,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2024年,白石山景区引入悬崖之翼(飞拉达)、悬崖大荡绳、步步青云(高空自行车)、云中飞索、自然角落咖啡厅、星空泡泡屋、鹿野仙踪等新业态产品,使原本火爆的景区热度再次升温。
近年来,涞源县依托文旅资源和气候优势,着力培育壮大赛事会展经济,为该县旅游发展引流增量,获评全国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全国县域自驾游标杆县和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
涞水
智慧旅游为地质奇观锦上添花
野三坡风景区地处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的交汇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不仅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文化旅游目的地,更是以智慧化为引擎,实现浴火重生的典范。
该景区核心资源为“一峡、一关、一洞、一畔”。作为野三坡景区的皇冠明珠,百里峡由海棠峪、十悬峡、蝎子沟三条形如鹿角的峡谷组成,境内遍布陡峭的嶂谷、飞瀑流泉,奇特的冲蚀嶂谷地貌堪称地质教科书,是北方罕见的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龙门天关既是明清时期京畿要塞,又是山势险峻、风景秀丽的所在;鱼谷洞是一个拥有数亿年历史的天然溶洞,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等喀斯特景观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洞内常有泉水流淌,清凉幽深,是开展地学探秘和清凉避暑的绝佳场所;白草畔山势开阔,植物垂直分布特征明显,拥有万亩高山草甸,春夏时节野花遍地,秋日则层林尽染,是观云海、看日出、赏星空的绝佳平台。
近年来,涞水县全面启动野三坡智慧景区项目,推动景区治理能力和服务体验的跨越式升级,让科技服务体验,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深度感受野三坡的魅力,通过构建游客从游前—游中—游后全流程闭环服务,全面提升游客体验。
阜平
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样板
在位于阜平县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一场以晋察冀“模范根据地”为主题的音乐党史课让观摩嘉宾备受鼓舞。党史课以百年党史为脉络,通过展示丰富的历史影像资料、经典音乐作品、真实访谈素材,结合讲解员现场讲述,向大家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晋察冀边区军民英勇斗争的壮阔历程。
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中药材、规模养殖、高效林果、食用菌、家庭手工业、生态旅游六大扶贫产业欣欣向荣,“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嘱托变成生动现实,全村608口人,当初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如今已实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328元。
目前,阜平重点围绕新能源、中央厨房预制菜、绿色建材、生态旅游、特色农业五大产业持续做大做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做好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唐县
农文旅融合的亮点名片
近年来,唐县坚持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赋能县域发展,系统推进“文旅+”与“夜经济”双轮驱动,探索一条昼夜联动、多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文旅+”方面,唐县突出文化引领和业态拓展,推动旅游从单一观光向沉浸体验转型。在“夜经济”方面,唐县以庆都山·唐尧古镇为核心载体,系统构建“夜景、夜游、夜购、夜食、夜娱、夜健”六大消费场景,全力打造区域性夜间消费目的地;通过打造大型灯光秀、古风演艺、民俗市集、美食街区,显著提升夜间视觉吸引力和消费活力。
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唐县深入挖掘整合以尧帝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打造“文化有深度、山水有灵性、康养有品质、红色有温度”的全域旅游格局。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