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回民区围绕首府“一廊两轴五带”文旅产业发展空间规划,以中山西路商圈为主轴,串联起转角巷、宽巷子、庆凯桥、牛街等文化旅游美食街区,逐步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城区漫游路线,拼合成一张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活力的城区“文旅拼图”。
秋意渐浓,晚风微凉。夜幕降临时分,作为呼和浩特市首条HI-BOX集装箱特色潮玩步行街的转角巷热闹非凡:“大熊猫”趴卧在街区入口处,错落有致、灯光闪烁的彩色集装箱贯穿街区,色彩缤纷的店铺招牌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成为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的强磁力。
“这是您点的咖啡。”9月20日晚,转角巷一家咖啡店中,主理人宋茜一边手冲咖啡,一边热情地回答着甘肃游客韩菲的问题,“你们逛完转角巷,再向西沿着中山西路步行街、宽巷子、庆凯桥、牛街这条路线溜达,出片率极高。”
在宋茜热情推荐下,韩菲和朋友们来到了百年美食街宽巷子。一路走来,映入眼帘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烟火气十足的街巷青石板,与鳞次栉比的商圈高楼交相辉映。
“刚买了一份稀果羹和红糖、榴莲味的干佃儿,闻着香,入口更香。”韩菲笑着说,“我今天的小目标就是把这里的特色美食都尝一遍。”
宽巷子商铺林立,是集特色美食、休闲购物、网红打卡、非遗传承展示于一体的青城商旅互动地标,已有百余年历史,承载着呼和浩特数代人记忆深处的味道,见证着回民区人文社会的变迁,既连接着现代商业繁华,又承载着市井烟火气。2023年,回民区对宽巷子楼体外立面进行全方位打造,突出中国风主题,以及区域风貌和现代感,并积极推广呼和浩特旧城美食文化,挖掘流传百年的“老字号”小吃,建立特色美食小吃非遗孵化基地,擦亮“宽巷子味道”美食品牌,提升文化附加值。
在回民区,夜经济的繁荣,也是文旅热度的直接体现。就在今年的6月29日,“焕新”后的牛街以更加时尚光鲜的面貌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牛街位于新华西街,汇聚了蒙餐、新疆菜、烧烤等主题餐饮店。走进街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港式复古刀牌点亮的流光溢彩的霓虹灯饰长廊。道路两旁,主题花墙悬挂着“牛街拿捏你的味蕾”等潮流标语,拓宽的人行道、增设的艺术休憩座椅、绿植景观,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个可逛可坐的舒适街区。
在品味美景美食之余,位于扎达盖河畔的古丰书院则给市民、游客带来别样的文化之旅。
古丰书院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书院改制为归绥中学堂,开绥远官办中学之先河。后屡经沿革,嬗变为今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文脉相承,赓续不绝。
“我们沿着中山西路商圈一路走过来,逛完宽巷子,在庆凯桥观赏了‘石桥绕月’,品尝了牛街的特色美食,又在古丰书院打卡拍照,这一路下来感觉很有意思。”山西游客王江说。
回民区的“文旅拼图”将地域多元的特色元素巧妙融合,让游客有了更深入的文化体验,成为回民区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祁晓燕 通讯员 李珍)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张英
丨审核:王伊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