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日报》刊发报道
《龙亭区:文旅融合启宏图》
全文如下
在古都开封北部,龙亭区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融合千年宋韵与当代活力,日益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潜力。
这里曾是北宋皇城所在地,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琉璃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十四五”期间,龙亭区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紧紧抓住文旅融合战略机遇,以“古今对话、宋韵新绎”为发展路径,全力构建“宋文化全景体验地”。
龙亭区执文化之笔,蘸创新之墨,绘就一幅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成为中原地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大宋御河美景。刘兵 摄
人气旺文旅热 消费结构优化
龙亭区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2024年,全区景区共接待游客2175万人次,同比增长54.3%;实现综合营收16.26亿元,同比增长40.6%。
今年春节期间,清明上河园游客接待量位列全省第一,万岁山武侠城跻身前三,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8万人次;“五一”假期,全区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7.98万人次,同比增长62.5%,万岁山武侠城、清明上河园分别登上抖音全国受欢迎景区第1位和第6位,收入分别为0.75亿元、0.57亿元,位居全省第二、第五 。
端午假期,万岁山武侠城、清明上河园两个景区的游客量再度包揽全省前二,其中万岁山武侠城接待游客46.8万人次,清明上河园接待游客42.3万人次,显示出强劲的旅游吸引力和良好的品牌效应。省外游客占比从去年的35%提升至48%,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7天延长至2.3天,文旅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提升旅游体验 打造良好环境
龙亭区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系统开展文旅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在交通组织方面,新建3个智能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200个,开通4条旅游专线巴士,实现高铁站、汽车站至主要景区无缝衔接;在环境整治上,对景区周边12条道路绿化进行提升,改造老旧商铺立面136家,统一设计宋风店招和夜景灯光系统;服务培训覆盖全区85%以上旅游从业人员,推行“微笑服务”标准体系和多语种接待流程。此外,全区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8座,其中AAA级标准16座,增设无障碍通道42处。
市场规范有序,服务响应高效贴心,上半年游客满意度调查显示,整体满意率达96.7%,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
龙亭区构建“区级统筹、专班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综合治理体系,整合文化执法、公安、城管等多方力量,组建200人的旅游警察队伍,实行“定点+巡逻”执法模式,2024年累计处理违规经营136起,投诉量同比下降43%。
建立旅游商户信用评价体系,对全区1280家经营主体实施分级管理,推出“诚信商户”标识系统,覆盖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
实行全链条监管机制:价格方面推行明码标价标准化,要求特种设备每日巡检,食品原料可追溯率达100%;开通12315旅游专线、微信小程序等8个投诉渠道,建立30分钟响应机制,投诉件满意率100%,平均每件处理时长1.5小时。
开展“暖心龙亭”服务行动,设置旅游服务点38个,招募志愿者560名,提供多语种服务、医疗救助、行李寄存等便民服务,累计服务游客12万人次。
展望未来,龙亭区将继续坚持市场导向、创新引领,推进“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双轮融合,持续提升景区魅力、激活街区活力、完善产业链条、优化全域环境、增强服务温度,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为开封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 城提供强大支撑,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强化品牌引领 推进全域融合
以宋文化为核心,龙亭区打造了“典雅宋服”“龙亭美宿”“宋韵非遗”“书法美学”“研学之旅”等一系列子品牌,形成多层次、可体验的文化标识系统。其中,“宋服体验”项目已发展出32家汉服租赁馆、12家妆造工作室,日均服务游客超5000人次;“宋式美宿”集聚区引入24小时书房、茶空间、古琴体验等配套业态,入住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
清明上河园作为区域文旅龙头,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和“全省十佳消费新场景”,其开发的“清明上河图数字藏品”系列销售额突破800万元;万岁山武侠城获评“河南文化企业三十强”“抖音年度目的地景区”,被网友称为“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迪士尼”,年度短视频传播量超12亿次。
龙亭公园依托宋代宫廷文化推出的“大宋宫廷乐舞”每日演出4场,场场爆满;翰园碑林开展的“千人书法大赛”“拓片体验”等活动,单月接待研学团队超1.2万人。
品牌传播方面,龙亭区与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开展“宋潮来袭”主题营销活动,邀请文化类KOL制作专题内容127期,总曝光量超5亿次;推出“百万达人游龙亭”计划,吸引创作团队86个,产出优质内容2300余条,带动景区门票销售增长35%。
同时,龙亭区坚持“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发展路径,全面推进宫城厢区域更新,着力打造宋文化核心展示区、古城文化产业集聚区与黄河悬河文化地标。
核心区投资12亿元实施北宋东京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复原宣德门遗址广场、宋代水运系统模拟展示区等;古城文化产业区引入数字文博企业17家,打造“VR宋史博览馆”“数字文物修复实验室”等新型文化空间;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一期已正式对外亮相,该项目将打造集地理展示、生态教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标。
依托龙头景区带动,重点建设960爱奇艺乐园、粮食五库江湖艺术区。其中960项目将建设室内主题娱乐场馆5个,引进AR、全息技术打造沉浸式游戏剧场;粮食五库改造保留原有工业风貌,引入艺术家工作室34间、设计品牌21个,每月举办创意市集和艺术展览。
宋都御街、七盛角、珠玑巷等特色街区完成业态升级,新增非遗工坊16家、创意零售42家,夜间营业比例提高至75%。
实施“延链补链”行动成效显著:住宿方面,引进希尔顿惠庭、花间堂等8家品牌酒店,2024年全年新发展民宿364家,形成三大民宿集群,床位数达1.2万张;餐饮方面,推动清明上河园、万岁山武侠城打造示范街区,重塑传统小吃品牌。
创新业态供给 激发产业活力
龙亭区持续探索“文旅+”,推动业态迭代与体验升级:清明上河园《大宋·东京梦华》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每年演出场次达480场,观众超65万人次;球幕影院获评国家级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试点,采用12K投影系统打造《飞越清明上河图》影片,日均接待量突破3000人;全省首家老字号集合店“开封非遗集市”入驻品牌36个,月销售额超200万元。
万岁山武侠城一现象级节目全网播放量超30亿次;全园NPC互动项目扩展至128个角色,形成完整剧情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6.5小时。创新推出《大宋风云》剧本游,开发12条故事线路,配备RFID定位道具和AR线索系统,累计参与人数超18万;联动龙亭公园、天波杨府打造“宋武风云”实景演武场,日均演出8场。
以大宋御河为主线实施的“夜汴京”项目,串联“三湖八园四街”,设置灯光装置艺术67处,推出摇橹船宴、水上茶歇等体验产品,带动沿线商户夜间销售额增长120%。
同时,宋服体验馆扩展至28家,提供高端定制服务;推出“大宋学士”研学课程体系,年接待学生15万人次;建成元宇宙剧场2座,开发《汴京梦华录》VR体验项目。
安远门大道。
柳园口险工25号坝。
END
■
来源丨开封日报
校对丨焦彦瑞
编辑丨马萧萧
审核丨徐 辉
■
投稿丨kfltwb@163.com
提醒丨如转载,请注明来源“龙亭微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