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则百业兴。”当交旅融合将“路途”延伸成“旅途”,会勾勒出怎样的新图景?
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答案已然清晰——当地紧扣“文旅深度融合特色发展”核心主题,推动交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衔接,着力构建集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研学旅行为一体的复合型交旅融合模式,走出一条独具东坡特色的交旅融合新路径。
01
高位统筹定蓝图:科学规划夯实交旅融合根基
交旅融合不是“交通+旅游”的简单叠加,而是一项系统协同的工程。东坡区交通运输局把规划引领作为关键抓手,结合区域旅游资源分布与交通发展现状,主动融入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局,按“片区开发、组团发展”思路,将辖区内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文化遗址等文旅节点,深度融入“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为融合发展绘好“总蓝图”。
与此同时,东坡区始终秉持“一项交通工程就是一道风景”的理念,推动交通与旅游在规划布局、设施建设、服务供给、运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以交促旅、以旅兴交”的良性互动。
02
织密“快进慢游”路网:畅通出行升级文旅通道
交旅融合的核心是满足游客“快进慢游”需求,东坡区通过健全旅游交通网络,全力实现游客“进得来、游得畅”。
在“快进”体系建设上,东坡区正加速构建衔接城铁、高等级公路与高铁的旅游交通骨架:推进市域铁路S5线、天眉乐高速建设,力促成峨高速早日开工,同时协调优化铁路发班频次,以“规划引领+快建快投”提升旅游通达性,畅通文旅出行“大动脉”。
“慢游”体验升级更具民生温度。近日,全长1350米、宽5.5米的问渠路建成投用,彻底打通蟆颐山景区交通“最后一公里”,游客从富牛大道蟆颐堰桥头南侧可直达景区,出行体验显著提升。此外,近期区交通运输局还将协同区文广旅局,拟开通从眉山东站出发,经三苏祠、东坡宴、水街至太和古街的专线公交,这条线路既是市民日常出行的便民通道,也是外地游客深度游东坡的便捷选择。眉山市建通客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未来我们将围绕‘东坡韵味、乡村风情’打造特色客运路线,让公交线路成为乡村旅游的风景线与致富线。”
下一步,东坡区将有序推进长秋山生态旅游道路“串点成线”与提档升级,加快短松岗至天府大道连接线落地,进一步完善“慢游微循环”。
03
多元服务提质效:激活交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除了“一路有景观”,“一路有服务”也是东坡区交旅融合的亮眼之处。当地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服务供给:优化公交线路布局、加密重点景区周边公交班次,探索开通“景区直通车”“文旅专线”;同步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完善换乘、导览、咨询、票务等综合服务。
东坡区还深化“交通+产业”融合,以“司机之家”建设为契机,打造集“停车、充电、检修、小憩”于一体的普通公路服务区,让自驾出行更舒心。
在设施建设中,旅游元素亦被充分融入。重点景区周边配套建设旅游停车场、观景平台及自驾车营地,推动交通设施与景点、服务区、驿站深度联动。“眉州驿站”是东坡区重点打造的驿站样板之一,该驿站位于眉州大道西段,西临成乐高速,站内建设有草坪公园、接待中心、3A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是一个集旅游导览、购物、休息、汽车充电以及土特产交易等功能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区。除眉州驿站外,顺隆司机之家、坛罐山驿站的投用,也成为东坡区对外展示区域形象的重要窗口,让游客直观感受到眉山的风土人情。
04
文化赋能铸内核:打造东坡特色交旅融合样本
交通为“骨”,文化为“魂”。东坡区立足“东坡文化”核心资源,着力打造“一站一景、串线成面”的交旅融合样本。
今年6月,眉山发布串联全国15个遗址遗迹地城市的“东坡行旅”游学线路。东坡区以此为依托,围绕“东坡行旅”特色文化走廊,以三苏祠、永丰村、蟆颐观、短松岗等为节点,推出“三苏文化探秘”“天府农耕实践”“泡菜研学体验”等精品旅游专线。
在此基础上,东坡区进一步拓展交通与文化融合的服务场景。开通定制客运班线、优化景区公交线路,通过车身主题装饰与车内图文展示,将公交车打造成“会走的旅游地图”和“移动文化体验馆”,让旅途成为文化传播的过程;同时在重点交通节点设置旅游标识系统、文化展示墙与主题驿站,提升交通空间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吸引力。
“我们将以道路建设为纽带,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持续完善‘便捷、舒适、共享、特色’的交通格局。”东坡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东坡区交旅融合发展新篇章正加速展开,为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铺路搭桥。
来源:人民交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