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除了省会杭州之外,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潜力也备受关注,在浙江省的诸多城市当中,普遍认为宁波是除了杭州之外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而非温州或者绍兴,宁波有着低调而雄厚的实力,并且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宁波市,简称“甬”,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沿海,处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西临绍兴,南靠台州,是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也是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宁波陆域面积为9816平方公里,下辖6个区,2个县,2个县级市,到2024年末,常住人口达977.7万人,城镇化率达80.9%,宁波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城市精神可以用“诚信,务实,开放,创新”来概括。
宁波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东部沿海、杭州湾南岸,是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它处在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和长江三角洲南翼,既可以依靠长三角的宽广腹地,又面向太平洋,海陆联动的条件很优越,宁波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和海港城市,东部有舟山群岛作为天然屏障,港口条件很好,而且不受大型河流泥沙淤积的影响。
宁波舟山港是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多的港口,同时也是世界上集装箱港口第三位,2024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13.77亿吨,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为3930万标准箱,位居世界第三,宁波凭借港口优势,成为国内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城市,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宁波是大运河南端的出海口,也是河海联运的重要通道,是连接内陆与海洋的重要水道,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宁波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枢纽,也为宁波在长三角地区作为重要中心城市的建设中增添了重要的砝码。
宁波经济发展快‚浙江省的经济重地‚2024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18147.7亿元,同比增长5.40%,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仅次于杭州,宁波工业基础雄厚,是浙江的第一工业强市,202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882.7亿元,宁波的工业体系主要为制造业,逐渐形成“大港口、大工业、大石化、大物流”的格局,拥有绿色石化、汽车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等现代化产业体系。
宁波交通体系的完善性与海陆空运输网络的发达性,使宁波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宁波港口的优势在交通体系中占中,宁波舟山港是世界领先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大,航线遍布全球,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保持通航,港口正在向物流港、智慧港、绿色港转型,向国际一流强港迈进,宁波铁路方面,多条线路如血脉般连通国内外。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给对外交通赋予了空中道路,宁波处于东南沿海地带,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间部分,长江三角洲南翼,它是海陆联系的关键点,它的交通网络不仅仅惠及宁波本地,而且波及整个长三角区域甚至全国,给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供应了稳固根基。
宁波的高等教育实力逐渐加强,以宁波大学为首的高等院校在学术、创新方面实力不凡,宁波大学是宁波市的一所著名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由浙江省、教育部和宁波市共建,成立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捐资创办,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12个学科门类,除了宁波大学,宁波市还有宁波诺丁汉大学等中外合作高校,这些高等教育机构给宁波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给予了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力量。
宁波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元素在城市中交织,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厚重,天一阁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有厚重的文化记忆,是宁波最重要的文化地标,受到游客喜爱,宁波老外滩是异域风情的体现,建筑是欧式,餐饮是现代,是感受宁波开放包容城市气质的地方,节假日热闹。
宁波在城市地位、 经济实力,港口优势,产业基础,交通枢纽功能,高教资源,文旅潜力等诸多方面的共同推动,造就了其强劲的发展态势,宁波与浙江其他城市存在着客观上的层次差异和功能上的区别,其目标直接指向杭州,有望在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宁波未来是否能够真正达到与杭州并驾齐驱的“第二个杭州”目标,这是一个需要对多方面基础与潜力资源进行评估对比的学术性与现象描述性兼具的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就其相关性和可比性发表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