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 D02 江西广昌—江西石城—福建宁化 行程182公里(上)
今日朋友圈:
长征之始,始于广昌之败。
今日从广昌出发,先后游览广昌之战遗址相关景点(毛泽东旧居、红军广场等),红军主力长征前北线最后一战发生地——高虎脑战役遗址,驿前明清古建筑群,石城阻击战纪念园,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客家祖地,凤凰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宁化县长征出发地公园、纪念馆等。下午四时许,迎来半小时大雨。今天最后一站——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遇见彩虹。#重走长征路#走进中央苏区
本篇游记着重介绍广昌、石城参观情况,宁化部分下篇介绍。
1934年4月10日至27日,历时18天的广昌保卫战,以失败告终,毙伤俘敌2626人,自身损失5093人,是红军历史上最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标志着“左”倾冒险军事路线发展到高峰。之后,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踏上长征之路。
所以说,长征之始,始于广昌之败。
一、“广昌路上”红色群雕主题园
拍摄日期:8月19日
位于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大嵊村与旴江镇赤岸村交界处,鹰瑞高速广昌收费站下高速右转即达。
红色群雕表现的是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诗词的主要内容,包含毛泽东骑马青铜组像、红军战士代表像和不锈钢红旗雕塑。其中,毛泽东骑马像高 8.08 米,红军战士代表像高 4.3 米,不锈钢红旗雕塑高 18 米。骑马像再现了伟人当年策马扬鞭的革命豪情,红旗雕塑则展现出 “风卷红旗过大关,十万工农下吉安” 的磅礴气势,生动且独特地再现了当年的烽火岁月。
浮雕广场
红旗雕塑
红色群雕主体
毛泽东五进广昌介绍(部分)
红色群雕园简介牌,有些破旧,维护有待加强。
二、广场县城散步
拍摄日期:8月19日
8月19日游览红色群雕园后,随即抵达广昌县城入住,夜游广昌县城,县政府前雕塑、旴江。
广昌被誉为“中国白莲之乡”,这是县政府前广场的莲花雕塑。
办公大楼
旴江
国道
三、广昌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旧址
1931 年5月27日,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攻克广昌县城,取得第二次反 “围剿” 第四仗胜利后,于当日傍晚来到沙子岭邱家祠住宿。次日上午,毛泽东同志在此主持召开第二次反 “围剿” 期间的第三次总前委会议,总结广昌战斗情况、分析敌情,作出 “不打南丰,攻打建宁” 的战略决策,为第二次反 “围剿” 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我们前往参观时,旧址内部正在维修。
不大清楚“故居”“旧居”的主要区别,个人习惯把故乡之外曾经住居过的地方称之为旧居。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铭牌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外墙标语依稀可见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简介
四、广昌红军广场
甘竹镇罗家堡地处广昌县北部,是广昌保卫战第一阶段作战的重要战场之一,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的核心组成部分 —— 罗家堡红军广场的所在地。
广场上,由红缨枪枪头与红军雕像构成的标志性雕塑极具深意,它象征着苏区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前仆后继、气贯长虹的精神风貌。
在标志性雕塑的正前方靠左位置,矗立着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滕文生的题词 “中央红军长征故事从这里讲起”,这正是罗家堡红军广场的主题所在。
广场后方,一座镌刻着 “永远跟党走” 五个大字的石刻格外醒目,它寓意着人们将铭记长征前夕在广昌境内发生的 “广昌保卫战” 等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大力弘扬 “苏区精神” 和 “长征精神”,坚定 “永远跟党走” 的信念。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首站
“中央红军长征故事从这里讲起”标志性雕塑
“中央红军长征故事从这里讲起”标志性雕塑局部
周边建筑
周边建筑
五、广昌保卫战遗址公园
它以广昌保卫战为历史背景,将饶家堡红一军团前线指挥部旧址、饶家堡红三军团战场遗址及罗家堡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等红色遗址进行修缮与保护利用。同时配套建设了标志性雕塑、红色长堤、红军宿营地、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长征前夕激战体验基地和游客服务中心等场馆设施。(图片按游览顺序)
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
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
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
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
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
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
指路牌
壁画
老街
红九军团罗家堡指挥部旧址
红九军团罗家堡指挥部旧址
红九军团罗家堡指挥部旧址
红九军团罗家堡指挥部旧址
红十四师师部驻地旧址
悲壮的红十四师
悲壮的红十四师
悲壮的红十四师
悲壮的红十四师
悲壮的红十四师
老街
壁画
六、高虎脑战役遗址
参观红军广场后,沿国道206南下,这个季节,国道两旁荷花依然盛开,不久就抵达高虎脑。
广昌保卫战失利后,中央红军在高虎脑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殊死阻击战,其中大寨脑战斗、高虎脑战斗、万年亭战斗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因三次战斗均发生在高虎脑境内,故合称为“高虎脑战役”。长达一个多月的高虎脑战役是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场激战,为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
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基座碑文:1934年7月至8月,红3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指挥红3军团和红1军团、红5军团一部,在高虎脑顽强阻击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进攻……经过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六倍于我的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取得了第五次反‘围剿’关键一仗的胜利……
高虎脑战役纪念馆
高虎脑战斗遗址
高虎脑战斗遗址
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的相关介绍
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的相关介绍
万年亭战斗遗址
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的领导题词
七、驿前明清古建筑群
1934年8月,高虎脑战斗结束后,红军退守驿前一带并在此宿营,当年红军主要住宿地是明、清时所建民居,主体建筑有赖巽家庙、大夫第、布政祖庙等10栋。 现有坑埔、马房等红军住宿生活设施,并散存许多红军标语。
云衢公厅堂,红四军指挥部旧址。1934年7、8月间,红军与国民党激战,先后在此设立过指挥部。维护有待加强。
金鳌鱼
秘书袭庆,红四军指挥部旧址。1934年7、8月间,在长征前夕激战中,红四军指挥部曾在此驻扎。
秘书袭庆
赖布政祖庙
红军标语
当地居民告诉我说,这是有名的“船屋".
八、石城阻击战纪念园
1934年4月广昌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分6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推进。8月30日驿前失守,瑞金陷入危险境地。为迟滞国民党北路军进犯步伐,保障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安全集结、转移,中革军委命令红三军团部分师和红一军团少共国际师在石城北部设防阻击敌人,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在中央苏区的最后一战。10月6日,国民党军占领石城,博古、李德仓卒决定提前退出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所以说石城阻击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性节点。
我们于8月20日午餐后参观石城阻击战纪念园,登临纪念园最高峰,俯瞰石城发展新面貌,参观纪念碑、相关遗址,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红军长征前军事行动和革命历史。
石城阻击战纪念碑:坐落于石城县城北李腊石山半山腰,碑高19.34米,碑文详细记录了石城阻击战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历史意义。碑身正面镌刻着谢振华将军题写的“石城阻击战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背面采用毛泽东同志手书字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最后一张长图是石城县城全景图。
纪念园指示牌
红军战壕遗迹
纪念碑
纪念园最高处——中华寺一角
红军故事园
彭德怀、杨尚昆雕塑
县城全景图
除注明者外,本篇游记图片均拍摄于2025年8月20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