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材:HUAWEI ALN-AL10
塞罕坝,我醉了
图文/叶桦
在我国北方的版图上,河北省最北端与内蒙古高原南缘交界处,横亘着一片浩瀚的人工林海——塞罕坝。它的名字源自蒙古语与汉语的结合,“塞罕”意为“美丽”,“坝”则是“高岭”,合起来便是“美丽的高岭”。然而,这片今日的美丽高岭,在半个多世纪前,却是一片风沙肆虐、草木凋零的荒凉之地。
历史上的塞罕坝曾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代著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然而,清末以来的开围放垦和连年战火,使这里的树木被砍伐殆尽,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破坏。到上世纪50年代,这里已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沙地,成为京津冀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沙源之一,严重威胁着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为了阻隔风沙、修复生态,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正式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数百名干部职工,响应号召,集结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创业之初,环境极其恶劣:年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最低可达零下43摄氏度;物资极度匮乏,住的是窝棚、马厩,吃的是莜面窝头、咸菜雪水。更艰难的是,由于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足8%,挫折重重。
但塞罕坝人没有屈服。他们凭借科学求实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断摸索改进技术,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他们“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一代接着一代干,将青春和子孙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经过三代人近6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如今,塞罕坝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总面积达11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11.4%提高到82%,被誉为“华北绿肺”。
如今的塞罕坝,已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成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里四季皆景:春季,万物复苏,山花烂漫;夏季,林海苍翠,凉爽宜人;秋季,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从茫茫荒原到郁郁林海,塞罕坝的故事,是一部永不落幕的绿色传奇。
---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Z 7_2
光圈:f/8.0 焦距:44mm ISO:64

器材:Hasselblad L2D-20c
光圈:f/2.8 快门:1/3200 焦距:12mm ISO:160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Z 7_2
光圈:f/7.1 焦距:70mm ISO:64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Z 7_2
光圈:f/5.6 焦距:70mm ISO:64
我醉了,塞罕坝的林!
我醉了。不是因酒,而是因那塞罕坝的林。
车行至坝上,甫一开门,我便被那绿意灌醉了。不是浅酌,而是痛饮,是整缸整缸的绿泼将过来,不由分说地淹没了眼耳口鼻。风自林间穿过,携了松涛阵阵,竟似也有了颜色——是那种深沉的、饱含了水汽与生命的苍翠。
我原是未曾见过这般景象的。只听得人说,六十年前的此地,尚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芜。风沙起时,能教白日变成昏夜,一粒粒沙打在脸上,生生地疼。那时的塞罕坝,是个饥渴的汉子,龟裂的皮肤渴望着甘霖,却只得一年复一年地吞咽下更多的沙尘。
而眼前的绿,何其奢侈!
步入林间,脚底是积年的松针,软软地垫着步子,不发出一丝声响。阳光被高耸的树冠筛过,碎成斑驳的金币,洒了一地。我伸手抚摸一棵落叶松的树干,粗糙的树皮硌着掌心,仿佛触摸到了时间的刻度。这树想必是第一批扎根于此的“先锋”罢?它可还记得当年那些年轻人的面容?
我恍惚看见他们了——一群穿着旧棉袄的青年,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抡镐挥锹,虎口震裂了,血渗进沙土里,却渗不出一句怨言。他们栽下的树苗,十之八九活不成,被风吹折,被沙掩埋,被冻死。他们便再栽,再种,一遍又一遍,如同执拗的农夫,坚信荒原终会理解种子的语言。
他们中有的永远留在了这里。年轻的骨头化作了磷火,滋养了后来愈发茁壮的森林。我仿佛听见他们的笑声,穿透了半个多世纪的松涛,依然清脆,依然炽热。
登高远眺,林海在风中起伏,绿浪直铺到天边。那不是柔弱的、供人观赏的绿,而是坚韧的、有骨头的绿。每一棵树都是一位战士,手挽着手,肩并着肩,筑成了一道绿色的长城,硬生生逼退了南侵的风沙。这长城不是用砖石垒砌,而是用青春、信念和生命浇灌而成。
夕阳西下,给林海镀上了一层金红。我坐在一块巨石上,看光影在林间流动、变幻。忽然明白了何为“醉”——不是神智昏聩,而是心神被某种浩大之美所俘获,所震撼,所净化,以至于醺醺然不知归路。这林海,是一杯用青春和生命酿成的酒,只一口,便足以醉倒余生。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Z 7_2
光圈:f/5.0 焦距:24mm ISO:64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Z 7_2
光圈:f/8.0 焦距:24mm ISO:64

器材:Hasselblad L2D-20c
光圈:f/2.8 快门:1/2000 焦距:12mm ISO:150

器材:Hasselblad L2D-20c
光圈:f/2.8 快门:1/2500 焦距:12mm ISO:120
我醉了,塞罕坝的云
我醉了。不是饮酒,而是醉在了塞罕坝的云里。
来到坝上,抬头望见的不是天,而是云。大朵大朵的白云低垂着,仿佛伸手便可摘下一般。它们不是飘在天上,而是浮在林海之上,游弋在松涛之间,与那万顷碧波缠绵共舞。我立在那里,竟忘了呼吸,任由这片云海将我淹没。
塞罕坝的云是有生命的。晨起时,它们如薄纱轻覆林间,将朝阳揉碎成万道金线,在林梢间织就光与影的锦缎。待到日头升高,云便活泼起来,时而聚作羊群,时而散若飞絮,在湛蓝的天幕上尽情作画。最妙是傍晚时分,夕阳为云朵镀上金边,继而染作橘红、绛紫,最后沉入墨蓝的夜色,完成一日最壮丽的谢幕。
我寻一处草坡躺下,仰望流云变幻。看它们从林海深处升起,乘风而行,投下斑驳的移动的影。这些云影掠过树梢,拂过草地,最终消失在天际线的那一端。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六十年前的云——那时的云该是苦涩的吧?挟带着蒙古高原的风沙,掠过荒芜的土地,将干旱与贫瘠撒向四方。
如今的云就不一样了,它是湿润的,甘甜的。它们饱饮了百万亩森林蒸腾的水汽,变得丰腴而饱满。每一朵云都是一座空中水库,将生命之源慷慨地洒向这片曾经干渴的土地。我忽然明白:天上的云与地上的林,原是一对痴恋的情人。森林用呼吸滋润了云朵,云朵用雨露回报以深情。这绵绵不绝的轮回,谱就了一曲生生不息的恋歌。
有时云层低垂,与林海相接,分不清是云坠入了林,还是林升腾为云。一阵凉风拂过,带着草木的清香和云朵的湿润。我深深吸气,感觉整个肺腑都被洗涤得通透。这云,这风,这林,酿成了一杯最醇美的酒,让我未饮先醉,醉得心甘情愿,醉得流连忘返。
夕阳西下,我仍不愿离去,我要看那最后一片云被晚霞点燃。我知道,明日又将有新的云从林海中升起,继续这场天地间的盛大演出。
我醉了,醉在塞罕坝的云卷云舒里,醉在这云与林的水乳交融中,更醉在那群将荒原变林海、让云朵也变得甘甜的人间造梦者的故事里。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Z 7_2
光圈:f/9.0 焦距:24mm ISO:64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Z 7_2
光圈:f/9.0 焦距:24mm ISO:64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Z 7_2
光圈:f/9.0 焦距:24mm ISO:64

器材:Hasselblad L2D-20c
光圈:f/2.8 快门:1/20 焦距:12mm ISO:240
我醉了,塞罕坝的水。
我醉了。醉在塞罕坝的水里。
这醉,不是酒醉,是水醉。是那种被清冽、甘甜、澄澈的水汽包裹着,从毛孔到肺腑都被洗涤通透的醉。是那种看水看久了,竟觉得自己也化作一滴水,融进这万顷碧波中的醉。
塞罕坝的水,是在七星湖。七个湖泊如北斗七星洒落人间,静静地躺在林海怀抱中。水极清,清得可以数清水底每一根水草的叶片;水极静,静得让人不敢高声语,恐惊了水中天。白云在湖底漫步,松柏在湖中生长,整个世界被水完美地对折,水上的真实与水下的虚幻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我蹲下身,掬起一捧水。水从指缝间溜走,留下沁人心脾的凉意。这水,让我想起六十年前的塞罕坝——那个"渴"的塞罕坝。那时的土地龟裂着嘴唇,渴望一滴水的滋润;那时的风沙张狂着,吞噬着最后一抹湿气。水,是这片土地最奢侈的梦。
如今,梦已成真。
我循着潺潺水声走去,是一条小溪在林间欢唱。它从森林深处走来,带着落叶的芬芳和泥土的清香,蹦蹦跳跳地奔向远方,去汇入滦河,涌向大海。
这水,不是天生就有的。是老一辈塞罕坝人一棵树一棵树地种,一片林一片林地护,用六十年的光阴,为我们捧出的最甘甜的馈赠。森林涵养了水源,水源滋润了森林。这相生相成的奥秘,被塞罕坝人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得淋漓尽致。
登高远眺,我才真正理解了塞罕坝之水的伟大。这片人工林海犹如一块巨大的海绵,吸纳着天地的雨露,然后源源不断地向下游输送着清流。滦河因此更加丰沛,天津、北京因此饮到更甘甜的水。原来,塞罕坝人种下的不只是树,更是水源;他们创造的不仅是林海,更是生命之泉。
夕阳西下,我坐在湖边,看霞光将水面染成金红。微风拂过,泛起粼粼波光,如碎金般闪烁。一群水鸟掠过水面,翅膀沾起的水珠在空中划出七彩的弧线。我闭上眼睛,聆听水与林的对话,感受水与风的缠绵,沉醉在这水天一色的美景中。
我醉了,醉在塞罕坝的水里。醉它的清冽甘甜,醉它的博大无私,更醉它背后那群将青春和热血化作甘露滋润荒原的造林人。

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Z 7_2
光圈:f/7.1 焦距:38mm ISO:64

器材:Hasselblad L2D-20c
光圈:f/2.8 快门:1/1250 焦距:12mm ISO:100

器材:Hasselblad L2D-20c
光圈:f/2.8 快门:1/2500 焦距:12mm ISO:120

器材:Hasselblad L2D-20c
光圈:f/2.8 快门:1/1600 焦距:12mm ISO:110
我醉了,塞罕坝的风
我醉了。醉在塞罕坝的风里。
这醉意来得猝不及防。方才还在林间小径上走着,一阵风突然从松涛深处奔涌而来,裹挟着松脂的清香、野花的芬芳和湿润的泥土气息,不由分说地灌入我的胸腔。刹那间,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株会呼吸的植物,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畅饮着这天地间的琼浆玉液。
塞罕坝的风是有声音的。它穿过百万亩林海时,奏出的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松涛阵阵,如海浪拍岸,时而低沉呜咽,时而高亢激昂。白桦林沙沙作响,叶片翻飞如银铃轻摇。杨树哗哗鼓掌,仿佛在为这壮美的自然乐章喝彩。
塞罕坝的风是有形状的。它掠过草甸时,碧草便低伏成流动的波纹,如绿色的海浪层层推进。它拂过湖面时,湖水便绽开笑涡,荡漾起万千涟漪。最妙的是看风穿过林间的模样——阳光被揉碎成跳跃的光斑,在林地上欢快地舞动。我伸出手掌,风从指缝间溜过,温润而清凉,宛若触摸到丝绸般的流水。
塞罕坝的风是有记忆的。它记得第一代造林人顶着狂风植树时,汗水刚流出就被风干在脸上的盐渍;记得他们用身体护住树苗,在飞沙走石中筑起人墙;记得他们夜里睡在窝棚中,听寒风呼啸如狼嚎,却依然憧憬着绿色的明天。如今的风变得温柔了,它轻抚着那些已是参天的大树,仿佛在向造林人的英灵低语:你们看,这片土地终于等来了春天。
极目远眺,但见林海苍茫,碧波万顷。风从远方赶来,推动着云朵,摇曳着树梢,抚摸着我的脸颊。这风曾经粗粝如砂纸,如今却温润如玉。夕阳西下,风渐渐凉了。它携来炊烟的气息,混合着厨房里莜面的香味。这人间烟火气,让雄奇壮美的塞罕坝顿时亲切起来。
我伸展双臂,仰望天空,让思绪撒向风中。让思绪随风漂过林海、掠过湖面、飘向远方。我闭上眼睛,让风抚摸着我的身躯,抚摸着我的心灵。
我醉了,醉在塞罕坝的风里。醉得酣畅淋漓,醉得心旷神怡。这风酿的酒,以天地为壶,以岁月为曲,以青春为料,饮一口,便醉了余生。

器材:HUAWEI HUAWEI Mate 60 Pro+
光圈:f/2.0 快门:1/999963365 焦距:6mm ISO:50

器材:HUAWEI HUAWEI Mate 60 Pro+
光圈:f/2.0 快门:1/999963365 焦距:6mm ISO:50

器材:Hasselblad L2D-20c
光圈:f/2.8 快门:1/2500 焦距:12mm ISO:100

器材:Hasselblad L2D-20c
光圈:f/2.8 快门:1/2000 焦距:12mm ISO:11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