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华灯初上,贵阳 2025 城超城市会客厅已是人声鼎沸。下午5 时,随着首批市民走进会场,这场集体育活力、文化韵味与旅游体验于一体的新型消费盛宴正式启幕。即日起直至活动收官,每日 17 时至 22 时,这里将成为市民与球迷的 “夜间会客厅”,16 座城市的美食风物将在此集结。川剧变脸、路边音乐会等精彩表演轮番上演,顶流吉祥物“小老费”还将在DP打卡点迎客,共同绘出一幅活色生香、文化流淌的城市夏夜画卷。
走进会客厅,本地风味与异乡特色碰撞出别样惊喜。何记冰粉的红糖浆裹着清甜果粒,一勺入口便驱散夏夜燥热;刘姨妈米皮的酸辣酱汁浸润着 Q 弹米皮,是老贵阳人熟悉的家常味道;去茶山的特色饮品捧着冰凉,成为年轻人拍照的 “标配”。
不止本地美味,16 城美食风物展台前也挤满了尝鲜的人 —— 陕西茯铭山产业有限公司的展位前,“《那年花开月正圆》同款茶” 陕西官茶香气袅袅,销售经理饶强一边为游客斟茶,一边笑着说:“能带着这门茶来贵阳,得感谢邀请,忙完展会,我也要去逛一逛贵阳的街巷,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
贵阳市农投集团的展台前,刺梨产品成了 “人气担当”。“我们带来了 6 种刺梨产品,既有适合日常饮用的原液,也有刚推出的中秋礼盒。” 展位负责人指着刺梨原液介绍,不少外地游客尝过后果断下单,“大家都说这味道酸甜清爽,是贵州独有的风味。”
烟火升腾处,亦有微醺时光。瀑布精酿打出“9.9元一杯”的亲民价,“开摊不到两小时,就卖出了十几杯!”展位负责人话音未落,又有几位客人拎着酒杯走向一旁的露天“坝坝席”。椅子木桌、晚风轻拂,市民们一边啜饮精酿,一边等待表演开场。
文化的活色生香,在此处尽数释放。各城文旅推介官们化身 “家乡代言人”,将美食与文旅的故事娓娓道来。舞台上的川剧变脸表演更将气氛推向高潮,演员手袖轻挥、脚步一转,红脸、黑脸、白脸接连变换,台下观众忍不住前倾身子,生怕错过精彩瞬间。
传统与新潮、美食与文旅,在此无缝交融。
据悉,本届城市会客厅不只是一场美食盛会,更通过“文体旅商”多元融合,打造开放型消费新空间、夜间经济新样本,成为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丹
编辑 罗昌
二审 吴兵
三审 胡丽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