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多,恒山脚下的气温竟然只有2度,风起的时候,体感冰凉。
惯例先带天狼出去遛达,我们住的民宿距恒山景区入口和悬空寺非常近,只有1-2公里,两山相夹的入口进去不多远就到了。
守在景区入口的这片村庄,感觉发展比较落后,和常见紧邻景区就发展会更好的印象不同。
倒是几个娱乐行业的KTV装修得更好一些,只是看起来好像倒闭了。
今天的计划是先去登恒山,再去探访悬空寺。恒山门票是随到随买,悬空寺限客流,每天只有5000多张,来恒山之前,我不知道悬空寺就在恒山边上,也就没有线上预约过,等到了后再想预约,早就排队到下周二以后了,没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万能的淘宝,加价帮忙搞定了,否则需要第二天凌晨5点钟赶到恒山游客中心去排队线下买票,2个小时后7点钟开票,能不能买到、需要排队多久都不可知,那就只能加点钱把不确定变为确定。上午10点我们到达恒山游客中心,有点费解的是游客中心放在远离恒山景区七八公里开外。很多游客已经开始排队,等候购买中午12点开售的下午悬空寺门票。
先乘游客中心的大巴到恒山景区的入口,上午10:20分到达景区入口。
从游客导图看,我们还需要乘坐景区巴士到真武庙,然后步行登山,一看才2公里,基本肯定没有任何难度了。
在恒山山门,就是三元宫景区,看到一只喜欢凑热闹的猫,喵喵叫着走到拍照游客中间,寻求关注,场景是不是多了份和谐感?
按指示牌步行到坐摆渡车的地方,乘车前往真武庙。
一到真武庙的停车场,几棵很有年龄感的古树很容易吸引眼球,我以为是活着的古树,后来下山出口处问工作人员,说树干是真的,叶子是假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还真搞不清。
北岳恒山真武庙原址始建于北魏时期,文革期间毁坏,2008年又按旧址重建恢复。真武庙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玉虚师相、九天降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真武大帝本为颛顼的辅佐之神玄武,后来真武大帝接替北方天帝颛顼成为镇守北方的天帝,颛顼则成为统治阴间的酆都大帝。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中国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时期,应明成祖朱棣政治需要而加封号,在全国影响极大,所以民间传说他是盘古之子,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为龙身,天龙有八部,中华之祖龙。
道经如是说: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的八十二次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国净乐宫,乃国王之子。净乐国善胜王后梦见自己吞日而孕,怀胎十四个月之后,生下一王子,国王和王后喜爱至极,并将他命名为"太玄"。太玄很小就显露出聪颖的天资,十岁时,便可读各种书籍至过目不忘。国王和王后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想修行,且一心向道,并发誓要扫尽妖魔。
从真武庙旁经过就到了恒山景区步道登山口。
游客不算多,拾阶而上。
在虎风口往下看可以看到玄武湖和上山的索道。
再往前不到50米,金龙口有一棵算不上惊艳的松树,但是看了介绍绝对吓一跳,树龄1400年,不是成仙就成精了。
继续登山,远处绿树掩映的庙宇,确实很有修行的意境。
到牌楼、马殿的位置,有旅游导图,按照路线,我们选择逆时针走,其实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如果顺时针,从索道山顶处登恒山顶“天峰岭”,长长的都是石阶陡坡,并且中间没有庙宇楼阁观瞻间歇,相对体感可能会更辛苦些。
继续前行,很快就到了崇灵门,进入崇灵门,是一条103级台阶、60度斜坡的陡路。
石阶的顶端就是贞元殿(恒宗殿),又称朝殿、大殿。据《五岳真形图》记载,北岳神,即盘古六世孙洞元无报真君"晨愕",《礼道要鉴》指为"黑帝颛顼",《封神壕》封崔英为北岳之神。道藏明载,五岳帝位不是一人而终,五百年一轮回,轮流执掌。舜封恒山为北岳,汉武帝亲临祭祀,唐始封主,宋封安天元圣帝,到明代为恒山之神。
站在贞元殿前,回看103级石阶路,胆小的只好手脚并用,我在中途曾经转身回看过,感觉一旦站不稳,下去只有“滚”了。
从贞元殿往左边继续前行,看到恒山“仪琳小师妹”文创馆,这是来勾大家“笑傲江湖”的回忆,我们都喜欢令狐冲的侠义,也惋惜小师妹的糊涂。
前面大半程的风景乏善可陈,谈不上惊喜,当转角看到“恒宗极天”四个大字的时候,往上看山石矗立、石阶陡峭,往下看道路蜿蜒、绝壁仞石、山谷翠绿,视野开阔,豪气顿出。
游客到此位置,大都会赞叹欣赏一番。
接下来就是登顶之路,沿着新修葺的青板石路,继续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恒顶—天峰岭。
在恒顶大家纷纷排队打卡,一般要等半个小时,排在我前面的这个小伙,估计20多岁,打算一周时间登完5岳,到今天已经是第4岳了,明天去登泰山,完成所有5岳登山计划,实在令我佩服也感叹。我用了快30年时间,才完成了4岳,现在年轻人说干就干,一周领略完5岳。
我之前在华山、泰山和衡山峰顶标牌处打卡拍照过,这次也必须得有啊,并且拉儿子也来个合照。
下山会更轻松,还可俯瞰浑源县城和景区的两个入口处。
沿右手边的石阶下山,就来到了乘索道的地方。
恒山看起来不矮,2016米,但是登山起点的海拔也高,有1180多米,所以徒步登山没难度,你可能随时扭头就能看见白发苍苍、年纪六七十岁的人和你一样在登山,接下来我们徒步下山。
沿途经过九天宫,还能远望对面石壁中的庙宇。
下午一点半到达出口,登恒山实际用了两个半小时,还包括恒顶拍照等待的半个小时。
在真武庙先坐景区巴士到恒山(岳门湾),然后下车继续乘巴士前往悬空寺,所以建议在恒山游客中心购买全程往返的摆渡车票。
附一张完整的恒山旅游导图,可能对想来恒山旅游的人有帮助。
到悬空寺后,发现游客比登恒山的多,旁边有人解释说悬空寺的名气比恒山大多了,这我就有点孤陋寡闻了。悬空寺,座落在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与主峰天峰岭东西对峙。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依照力学原理,巧借岩石暗托,凿洞插梁为基,梁柱上下相嵌,廊栏左右相连,是建在半空中的一组木结构建筑。唐代诗仙李白称其为"壮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赞叹为"天下巨观"。整个建筑占地152.5m2,总体三部分,由禅院和南北二楼组成,大小殿阁40余间,最大的不足36m2,可为建筑奇绝,小巧玲珑。寺内供奉"释"、"道"、"儒",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三教合一"的寺院。
远观悬空寺,加入登临的长长队伍。
排队快一个半小时,才得以进入悬空寺。道路下载,仅容一人通行,走廊围栏仅高过膝盖,下看就是100米的垂直落差,摇摇晃晃就可能翻到栏杆外掉下去,绝大多数人走在悬空寺,心悬在半空。
从悬空寺出来,我们实际上用了3个小时,排队占了一半时间。
乘景区大巴离开悬空寺,返回恒山游客中心取车,已是下午5点半了。今天用了7个半小时,徒步恒山,探访悬空寺,收获满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