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至《雅安日报》记者 郑雨莎
金秋时节,雅安熊猫绿岛文旅特色消费街区人流如织。移动花车旁,游客举起手机拍照;夜幕降临,青衣江畔灯光点亮,“夜游长廊”如诗如画;318自驾大本营内,车友汇聚,引擎轰鸣……自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以下简称“文旅大会”)在雅安成功举办以来,一股文旅融合的热潮,正悄然牵动这座城市的脉搏。
今年8月底,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就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明确要全力打造“天府之肺·熊猫雅安”文旅品牌,构建“1+5”文旅目的地矩阵。而如何将文旅大会带来的“流量”转化为长期发展的“留量”,把节会效应延伸为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升级的动力,正是落实全会部署、做实文旅大会“后半篇”文章的关键课题。
为进一步巩固大会成果、推进“文旅兴市”,市政协雨城委员学习活动小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做实文旅大会“后半篇”文章推进文旅兴市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办理。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联合多部门协同发力,将提案建议转化为具体行动,让雅安文旅在“后大会时代”焕发新活力。
提案直击:
从“节会热度”到“持续兴旺”的四条路径
2024年,文旅大会在雅安成功举办,雅安文旅品牌进一步火爆出圈、深入人心。然而会后调研显示,节会效应未能完全转化为持续动能——部分场馆利用率低、部分酒店平时入住率仅20%至39%、省外游客占比不高、景区联动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
“我们不能只做‘一顿饭’,更要做‘一日三餐’。”一位参与调研的政协委员打了个生动比喻。提案小组认为,必须借助大会东风,从四个方面系统推进。
一方面,要“顺势而为”,提升资源效益。建议整合全市文旅项目与酒店资源,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夜游长廊”,推进场馆多元化利用,发展会展经济和“首发经济”,同时积极引进专业运营企业,推动“旅游+N”多业态融合。
另一方面,“聚势而进”,拓宽客源市场。市政协雨城委员学习活动小组提出要组建专业营销团队,强化线上宣传和线下推介,做大旅游市场,深化与成渝、西藏乃至长三角、大湾区的区域协作,拓展入境游市场,举办会节活动,打造“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会节体系。
同时,要“应势而动”,增强产业动力。呼吁建立“四位一体”资金整合模式,强化用地保障,完善交通、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打造“放心、舒心、安心”的旅游环境。
此外,要“乘势而上”,强化全域联动。全市要树牢“一盘棋”,统一规划、整合资源、规范服务,打造多条精品线路,推广“金熊猫”旅游服务标准,实现全域资源互联互补。
部门响应:
政策落地、项目推进、市场升温
提案主办单位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高度重视,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十余个部门及市属国企,制定详实方案,推动提案建议加速从“纸上”落到“地上”。
走在熊猫绿岛文旅特色消费街区,新增的商业盒子、网红餐车、外摆桌椅融入江景,游客络绎不绝。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街区已接待游客超900万人次,营收近2000万元。
不远处的雅安318自驾大本营,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爱好者齐聚于此,在这里集结、打卡,开启318自驾之旅。这里,已成为自驾文化地标。结合“318自驾节”“517摩友节”等40余场品牌活动,引入100余家自驾俱乐部入驻,多家车企在此举办新车发布和试驾。“车轮上的经济”正迸发活力,有效提升了商业转化率。
资源整合方面,雅安推出“景区+演艺+新场景新业态+酒店”组合套餐40余项,举办音乐季、派对等活动超180场。数据显示,今年节假日期间,中心城区酒店平均入住率超65%,重点民宿更达90%以上。
市场拓展更是动作频频。雅安不断强化营销宣传,组团赴成都、上海、重庆等地开展6场线下推介;线上建立全市“文旅+”宣传矩阵,围绕“跟着熊猫游雅安”“熊猫爱喝茶”等话题引流造势,全网曝光超7000万人次。还积极推动消费惠民,发放消费券900万元,带动消费3.5亿元。
政策与配套也在不断完善。年初预算安排文旅类资金共5100万元,做好文旅资金保障。交通上,开通景区旅游直通车、推动“三票合一”模式落地;餐饮上,按照一县一味道、一文创、一非遗,打造熊猫绿岛文旅特色消费街区,逐步形成“雅安味道”“区域+团体+企业+产品”四级标准体系;住宿上,发展星级酒店14家、新增民宿10家。
值得一提的是,雅安以“一盘棋”思维推进规划与整合。已完成3大顶层规划,构建“1+5”文旅目的地矩阵,推出5条文旅精品线路和3条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主题线路,启动“金熊猫”旅游服务质量评定,塑造统一服务品牌。
成效初显:
游客多了、人气旺了、消费热了
自该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以来,市政协始终以“提案落地见效”为核心,密切关注文旅大会后续效应的转化与落实,组织委员持续跟踪项目进展、监督政策落实,用“全过程关注”推动文旅大会“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也见证着雅安文旅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
“做好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后半篇’文章”被列入今年市政协议政性协商专门课题,组织专题调研。今年7月,政协委员们先后走进名山区、雨城区相关文旅产业项目,边走、边看、边提意见,为我市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在跟踪调研中,政协委员们欣喜地看到,提案中的建议正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
——2024年第四季度,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18.6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711.3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39%、30.65%;
——2025年第一季度,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2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669.3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56%、28.99%,文旅大会后续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今年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等假期,游客接待量持续攀升,接待游客数创近三年新高。
如今,行走在雅安大地,从熊猫绿岛的热闹街区到318国道的自驾营地,从蒙顶山的茶园到王岗坪的雪山观景台,处处可见文旅发展的蓬勃生机。
“以前来雅安,看完熊猫、逛完茶园感觉就没地方去了,现在熊猫绿岛文旅特色消费街区能吃能玩能拍照,晚上还能夜游青衣江,值得多待两天了!”9月10日晚,来自成都的游客李星在熊猫绿岛文旅特色消费街区打卡时感慨道。
傍晚时分,熊猫绿岛文旅特色消费街区艺术灯光亮起,街头演艺轮番上演,沉浸式消费场景让人流连忘返——这正是雅安落实提案建议、盘活文旅资源的生动缩影。
另一边,318自驾大本营的停车场里,来自西安、广东等地的自驾车辆有序停放,车友们卸下行李后,便直奔营地内的特色餐厅品尝美食,饭后围坐在一起交流自驾路线,营地的热闹一直延续到深夜。
“现在看到熊猫绿岛文旅特色消费街区能吸引超900万人次打卡,318自驾大本营成了全国车友的集结地,心里很开心。”一名政协委员说,提案里的“资源整合”思路已融入雅安文旅发展的日常,这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效落实,也坚定了政协委员持续建言的信心。
从碧峰峡到大熊猫生态世界,从蒙顶山茶文化到318自驾文化,从冬泡温泉到夏夜游江……雅安正朝着“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稳步迈进。
“从提出提案到跟踪问效,政协委员的角色不仅是‘建言者’,更是‘推动者’。”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紧盯文旅高质量发展目标,组织委员深入文旅一线,把调研做深、把建议提实,为雅安加快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持续贡献政协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