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揭晓了2025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2025中国旅游百强县)、2025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简称2025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2025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简称2025中国旅游百强区)名单,这也是竞争力智库等机构发布的第八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为各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其中,红河州建水县、弥勒市入选《2025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蒙自市入选《2025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名单。
《报告》显示,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包含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和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其中,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主要考察县域旅游资源富集度、旅游经济活跃度、旅游设施完备度、生态环境优势度、政府推动实效度、旅游品牌美誉度六个方面,共计61个指标;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主要考察资源开发潜力、市场扩张潜力、基础支撑潜力、政府推动潜力四个方面,共计24个指标;评价对象为全国1869个县域单位(不含港澳台地区)。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建水、弥勒、蒙自为何上榜?
他们的“综合旅游竞争力”有多强?
建水,是千年时光沉淀的临安古城,是紫陶艺术与田园牧歌交织的诗意之地,是四季如春、康养宜居的“天然氧吧”。
近年来,建水文旅立足资源禀赋,深挖文化内涵,在文旅融合、要素聚集、品牌赋能、消费升级等方面下功夫,以历史底蕴为墨、创新发展为笔,描绘了一幅文旅融合的绚丽画卷。今年以来,建水县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创新推出“一家人的建水”旅居品牌,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支撑设施升级、业态创新文化活化、服务保障等举措,全方位宣传推广多元化旅居产品、精品旅游线路,成功激活旅游市场,推动文旅产业向“全域游”“全季游”转型升级,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全新的活力,逐步成为适合全年龄段深度体验的家庭旅游目的地。
今年以来,建水县紧扣“旅居经济”发展主题,在业态创新、服务提升、品牌塑造上持续发力,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围绕八大旅居业态,建水县推出特色旅居游览线路,漫步千年临安古城、体验紫陶非遗手作、田园慢享农耕之趣、康养疗愈身心……每条线路均融合本地文化特色,满足不同群体的旅居需求。
此外,建水县还持续擦亮旅居品牌,成功通过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验收;“食香陶韵·建水非遗体验之旅”入选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新增闲庭、亭院、云上四季、初禧4家国家丙级旅游民宿,碗窑村陶创旅居模式入选云南典型案例;孝行栖院旅居营地、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吸引2.7万名老年人开启康养新生活;节假日推出12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通过“文旅+非遗”“文旅+音乐”“非遗+动漫”等展现独特魅力,建水文旅10余次登上央视荧屏。同时,通过打造特色精品线路、摄制旅创主题宣传片、举办节庆推介活动、联动国内外网红博主引流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建水文化旅游魅力。
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是山水涵养、温泉浸润的康养福地。弥勒生态宜居,平均海拔1450米,是医学界公认的最适合人类生活的黄金海拔。年均气温18.8℃,森林覆盖率48.3%,负氧离子平均浓度2500-3000个/立方厘米,空气优良率99%以上。
弥勒历史悠久,文化璀璨。锦屏、陀峨、咸和三山环拱,甸溪河湿地清流浸润,湖泉生态园、髯翁森林公园和太平湖、东风韵、可邑、红河水乡4个特色小镇享誉全国。
弥勒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地方,汉、彝、回、苗、壮、傣等民族自古于此生生不息、和谐共处,为滇南福地创造了灿烂瑰丽的民族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让人们从美景中认识弥勒、又从历史文化爱上弥勒。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选择到弥勒旅居、休闲、养老,尽情享受小城生活的悠然与惬意。2024年,到弥勒旅居的人次超过160万,旅居游客成为“新弥勒人”,过上“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生活。
近年来,弥勒市以“旅游+”为抓手,围绕“现代田园城市、健康生活福地”目标,突破传统旅游资源不够丰富的发展瓶颈,创新全域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成为云南省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康养旅游城市,医疗康养、运动休闲、乡村康养、森林康养、温泉康养等业态不断涌现。
春享百花、夏享清凉、秋享气爽、冬享温暖,全年康养。一城山水的弥勒,将生态环境的“优”转换为旅游发展的“势”,以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实践,为广大游客奉上了贯穿全年、深度融合、全域体验的文旅康养精品,创建儿童友好城市,打造“小手拉大手,一家人的弥勒”旅游目的地。
来弥勒,你可以去太平湖森林小镇领略太平公主的壮观,沉醉在花的海洋中;去东风韵参观“万花筒”,感受自然与艺术融合的魅力;去红河水乡看廊桥水榭,体验江南韵味;去可邑小镇体验民族风情,跳一曲欢快的阿细跳月;去湖泉逛一圈,泡温泉、赏美景;去锦屏山、甸溪河领略山水秀美……
蒙自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这座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小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这里气候温润,年平均气温19.3℃,享有“中国过桥米线之乡”“中国石榴城”的美誉,四季阳光明媚,水果飘香、花开不断。
蒙自曾是清末民初,云南对外通商最大的口岸、第一个海关、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外国银行、第一个驻滇领事馆等先后在此诞生。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成为云南革命斗争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南联大文法学院曾迁至此地,闻一多、朱自清等著名教授在此讲学,为这片土地注入浓厚的文化气息。
蒙自是云南建县最早的24个千年古县之一,汉族、彝族、苗族、壮族、回族、哈尼族等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蒙自有着上万年人类繁衍活动史,沿着马鹿洞遗址,可以探寻红河流域古人类繁衍生息的记忆;千年军屯文化孕育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安所;在碧色寨法式建筑群畔记录打卡,领略“东方小巴黎”的烟雨繁华;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学术巨匠在南湖湖畔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走进西南联大先锋书店,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学者、青年才俊一起与先贤进行时光的对话。
近年来,蒙自市不断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发挥优势,着力打造环南湖文化经济圈,推动城市向新发展。同时,蒙自持续推出红色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等精品路线,依托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等设计红色研学旅游、红色观光路线,形成“红色+旅游”产业模式,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挖掘打造豹子洞、仙景村、柒零村等城市周边乡村游景点,融合游玩、居住、餐饮、教育等功能,成为亲子家庭和研学旅行的热门选择,让游客领略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丨孙思漫
图丨红河文旅
编辑丨刘榕杉
审核丨李元
运维 |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各位小伙伴,红河文旅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积极来稿哦!
投稿邮箱 : hhlysck@163.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