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京都市区东郊的音羽山上,坐落着一座清水寺,因悬空的舞台闻名。1994年12月15日,作为古都京都文化财的一部分,清水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4月19日中午,我游览完银阁寺以后,乘坐公交车前往清水寺。顺着长约600米的清水坂登上山坡,穿过热闹的商业街,两侧都是各种店铺,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走到尽头的平台,迎面是鲜红的建筑群,包括仁王门、西门和三重塔。
走进仁王门,绕过西门和三重塔,道路正中间是一座深灰色的随求堂。这里原本是慈心院的本堂,于1718年移建至此地,堂内供奉大随求菩萨,两侧供奉大圣欢喜天和粟岛明神,保佑姻缘、分娩、小孩平安成长。在随求堂的北侧,有中兴堂和春日社。
在随求堂的后方,依次是经堂、开山堂、朝仓堂等。在开山堂内,供奉着开山祖师延镇上人、寺院创建者行睿居士和修建者坂上田村麻吕。公元778年,在音羽的瀑布上,延镇上人参拜观音。公元798年,坂上田村麻吕将这里改为佛殿,成为恒武天皇的敕愿寺。
清水寺的中门被称为“轰门”,门额上方的“普门阁”匾额是月舟禅师的题字。在轰门购票,进入寺内后,置身于回廊之中,眼前就是高大的本堂和伸出的舞台。
本堂坐西北朝东南,正殿内供奉着十一面千手观音立像,被认定为日本“国宝”级的建筑奇观。奈良时代末期,僧侣谦信创立本堂,经过多次战火毁坏。1633年,德川家康出资重建本堂和周围的建筑。
走进本堂中,在廊柱之间,供奉着一尊可爱的出世大黑天像。他是日本的财神,右手紧握万宝槌,左手拎着粮食袋,蕴含着招财进宝和丰衣足食的美好寓意。
经过本堂,登上舞台,视野非常开阔,向西可以俯瞰京都市区,也能环顾周围的青山绿水。每当举行重大法会时,在舞台上演出日本传统的能乐,向本堂内供奉的千手观音表演,人神同乐,典雅肃穆。
站在舞台上,无法想象这里的奇特之处,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绕到东侧的奥之院,向西回看本堂和舞台,依山而建的恢宏景象,好像是一座天上楼阁。
走下山坡,抬头仰望,舞台下方的梁架结构一目了然,由139根高达五十米的大圆榉木柱支撑。六层梁架纵横交错,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凌空而立,稳固结实。在梁架的最上方,以丝柏木板铺就,总共有大约420块。
1.奥之院
在清水寺的最东端,并排修建着释迦堂、阿弥陀堂、奥之院等。奥之院是清水寺的起源地,外观跟本堂和舞台很相似,最初的规模只是一间草庐,延镇上人创建,供奉着观音像。
2.音羽泉
在奥之院的下方,有三股流出的泉水,曾经是一座小瀑布,被称为“清水瀑布”,清水寺因此而得名。据说,饮用这三股水,分别可以保佑长寿、爱情美满、学业有成。但是,每人只能喝一股水。
3.子安塔
在清水寺南端的山头上,矗立着一座红色的三重塔,被称为“子安塔”。塔高15米,塔内供奉着子安观音,类似于中国的送子观音,可以保佑孕妇平安生子。
4.远眺清水寺
在子安塔下,向北边望去,尽览清水寺的全貌,好像悬浮于苍松翠柏之间。殿宇楼阁,错落有致,春天樱花盛开,秋天红叶似火,这里会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