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韩毅 记者 罗斌
9月16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发布人
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 石强
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 刘晓年
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罗绍禄
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 幸军
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 钟前元
9月1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效。
“十四五”时期,重庆坚持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牵引,放大重庆文旅资源优势,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着力完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文化旅游发展呈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为“十五五”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我们规划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地,其中15项主要指标达到预期、6项指标超出预期,文化旅游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文化旅游凝聚人气、扩大消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作用全面凸显,成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重要支撑。”发布会上,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石强介绍。
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石强进行主发布。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十四五”以来,重庆推动产品创新、产业升级,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其中,产品供给持续丰富。红色旅游、都市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蓬勃发展,长江索道、两江游船等“江崖街洞天”新场景,以及风貌街区、山城步道等文旅特色IP出圈出彩。A级旅游景区从209家增至323家、旅游度假区从22家增至32家、新创建旅游休闲街区30家,让游客有更多出游选择。武隆荆竹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超一半村民吃上了“旅游饭”,人均增收超1万元,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文旅消费提质扩容。我市大力推进文旅促消费,举办“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培育“渝味360碗”美食品牌,建成旅游美食店(街区)238个,让商户有流量、游客得实惠。成功创建渝中、南岸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6个,建成解放碑—洪崖洞街区、观音桥文娱休闲区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5个,让八方来客与本地居民同享一城“烟火”。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452.7亿元,年均增速10.6%;旅游业增加值1401.3亿元,年均增速9.3%。新增文旅市场主体超6万家,总量突破20万家,其中,规上文化企业1255家,旅行社1212家,形成了“千帆竞发”的良好局面。
推动文化惠民、艺术攀峰,让“精神滋养”浸润万家。其中,文化设施持续完善,打造老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建成公共文化新空间等设施1.5万余个。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91个,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873平方米,越来越多市民就近享受到阅读、演出、艺培、展览等文化服务。
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满意度位居全国前列,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年服务群众超8000万人次,年均举办演出、展览等活动4.9万场次,相当于全市平均每天都有134场文化活动。阅读“一卡通”让老百姓凭借身份证、医保卡在全市公共图书借阅点和川渝两地174家图书馆通借通还。
艺术创作成果丰硕。我市年均推出优秀舞台艺术和美术作品超200个,“十四五”时期共获得国家级文艺奖项荣誉68项,川剧《江姐》捧获中国政府类文艺最高奖项——文华大奖,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重庆获奖、入选进京作品数量分别排名西部第一、全国第三。
推动文物保护、活化焕新,让“巴渝文脉”薪火相传。其中,保护发掘扎实推进,实施文物保护项目870个,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6万处、可移动文物148.2万件,市级以上文保单位保存良好率91%,涪陵白鹤梁题刻、中国传统盐业遗产、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蜀道(重庆段)成功列入“申遗”预备名单,为群众提供更加厚重深邃的历史文化滋养。
活化利用持续强化,推动“让文物活起来”,扎实建设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成开放红岩文化公园,红岩精神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全市博物馆新增45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到150家,每年开展社教活动超过1万场次、接待观众超过4000万人次,到博物馆看展打卡成为一种时尚。
非遗传承创新开展,成功创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新实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传承人记录工程,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3项、增长20.5%,培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4人、增长25.4%,广泛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等活动,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推动品牌宣传、市场治理,让“新韵重庆”走向世界。其中,文旅形象不断提升,创新推出“雄奇山水·新韵重庆”文旅宣传品牌口号,成功举办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等品牌节会,组织开展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等现象级引流活动,重庆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有效提升。
开放合作走深走实,加入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文旅组织12个,推出全国首个外国人入境游口岸签“一网通办”,与新加坡等10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重庆文旅的国际“朋友圈”越扩越大,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量较2019年实现翻番。
市场环境持续优化,迭代完善文旅市场监管体系,上线“惠游重庆”等应用,贯通“景区拥堵一件事”等快速响应机制。实施封路让桥、公共交通延时运营等措施,位居“非凡十年·魅力二十城”全国游客满意城市20强名单榜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