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秋来冰城 邂逅山河”——哈尔滨秋季旅游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上,道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洋表示,当历史的烽烟与时代的强音交汇,在庄严的九三阅兵场上,“杨靖宇支队”的战旗猎猎作响,这面浸透着抗联热血的旗帜,与道外区这片英雄的土地遥相呼应。
来一场红色之旅的精神洗礼
以英雄之名,铸就忠诚底色。1931年冬天,道外区正阳大街上,一位26岁的青年来到这里,担任全满反日会党团书记、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他就是杨靖宇。哈尔滨的冬季,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参与领导了全市反日大示威游行和支援哈尔滨保卫战活动,很短时间就发展党员100多人。1948年,抗日英雄杨靖宇战斗和工作过的道外区正阳大街正式更名为靖宇街。靖宇街东端的靖宇公园内,杨靖宇将军雕像昂首挺立,仿佛仍在守护着这片他曾为之奋战的土地。2017年,道外区大同小学靖宇校区被批准命名为杨靖宇红军小学,东北烈士纪念馆分馆杨靖宇烈士纪念馆在此落成并开馆。“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杨靖宇将军这句振聋发聩的呐喊,至今仍在展馆中回荡,成为刻在道外人骨子里的精神坐标。几十年来,山河无恙、国富民强。如今,道外区以靖宇街熙来攘往的张张笑颜和建筑风物的锦绣华章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
以红色记忆,铸就不朽丰碑。1948年,在道外区长青公园,落成了哈尔滨解放后最早修建的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31米的花岗岩石塔身直抵苍穹,塔东侧是战士们持枪冲锋的坚毅身影,西侧是民兵肩扛弹药、手抬担架的忙碌画面,一砖一石都在诉说着东北军民抵御外侮、争取解放的壮阔史诗。2019年,道外区对纪念塔周边进行扩建,结合纪念塔革命先烈雕像、全军十大英模雕像及12座浮雕,将长青公园建成一座特色鲜明的红色主题纪念公园,充分展现东北抗联浴血奋战的英勇历史,赤诚热烈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以烟火道外,铸就红色传承。在道外的街巷中、在复建修缮的红色旧址里,同样藏着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走在靖宇街的青石路面上,暖阳斜斜地照在景阳街一侧的青砖小楼上,这里曾经是李兆麟将军与冯仲云首次秘密会面的天泰栈,也见证了我党地下工作者佟琦成功活捉国民党军长的丰功伟绩;对面的东永德旅馆曾是杨靖宇与抗日志士张甲洲商议建立东北抗日武装的地方;靖宇街23号曾是东华学校校长邓洁民的故居,周恩来同志曾两次在此居住并协助其办学,与进步师生探讨救国真理,培养了大批走上革命道路的青年。道外老建筑的每一道砖缝里,都无声诉说着地下工作的惊心动魄与艰难困苦,蕴藏着革命先辈的聪明睿智和非凡勇气。
红色之旅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沉浸式的精神洗礼。道外区将这些红色景点串联成线,从靖宇街沿路的英雄气节,到长青公园为英雄敬献鲜花;从周恩来早年来哈旧址探寻革命火种,到天泰栈重温战争岁月的浴血传奇。道外区的红色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简单文字,而是镌刻在街巷砖瓦、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生动故事。这个秋季诚邀大家,踏上这片热土,与历史对话、与英雄共鸣,共同见证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红色教育与文化休闲完美结合
道外区把靖宇街、长青公园等场景串联成红色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了游玩参考。对于如何让市民和游客在逛老街、尝美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教育,同时兼顾文化休闲与美食体验的问题,王洋表示,道外区红色遗址遗迹众多,是东北抗日联军秘密交通线上的关键节点,也是抗日斗争很重要的活动区域之一,历史上著名的一一九学生运动等革命事件都曾发生在这里,周恩来、瞿秋白、李大钊 、邓洁民等为了革命事业在哈尔滨活动期间,都曾在靖宇街上留下足迹。这些不是教科书上的遥远故事,而是就发生在我们脚下的真实历史。靖宇公园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杨靖宇烈士纪念馆重现杨靖宇将军以草根棉絮充饥,与日军浴血奋战,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难忘画面;长青公园内的烈士纪念塔是体现东北军民抵御外侮、争取解放的精神地标,这些地方的一砖一瓦都记录了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历程。
同时,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红色遗址较为集聚,红色资源与独特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和市井文化深度融合。红色遗址就散落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巷中,这让红色旅游不再是独立的参观,而是可以同时体验哈尔滨百年民俗风情、品尝地道美食的复合型旅程,实现了红色教育与文化休闲的完美结合。感受百年风雨中不曾褪色的热血与忠诚,感恩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盛世太平,通过文旅融合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红色记忆一代代传承下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3来源丨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于博洋/文 刘达奇/摄
编辑丨张宗
责编丨郭启迪
审核丨范思瑶
统筹丨刘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