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吴川融媒】
千百年来
鉴江在粤西大地滚滚流淌
灌溉了一江两岸的广袤沃野
也孕育了众多
依河而建、因河而兴的
古城、古镇
这其中
就包括地处鉴江入海口
享“粤西明珠”之美誉的
吴川市
《广东印记》之
《江海福地 灵秀吴川》
将带你走进吴川
在海天辽阔处
感受一座现代化滨海城市的
崭新崛起
01
建制迭变 源远流长
吴川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南濒南海,总面积887.16平方千米。
吴川掠影
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证明,约5000年前吴川境内已有人类生息繁衍。
据《吴川市志(1979—2000)》记载,今吴川境地,秦属象郡,西汉初年属南越。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43)置平定县(吴川县前身)。隋开皇九年(589),废平定县,置吴川县。其后建置迭有变化。
鉴江入海口吴阳镇沙角旋
1983年,撤销湛江地区,分设湛江市、茂名市,吴川县属湛江市。1994年5月,吴川撤县设市(县级),由湛江市代管。
02
文脉绵延 人才辈出
悠久的历史,为吴川积淀下深厚的人文底蕴。
始建于晋代的茂山书院,是吴川唯一保留下来的古书院。1700多年来,经数次重修、重建,一直是名士隐居、著述、教学育人之所。它与宋代的极浦亭、明代的双峰塔、清代的林召棠故居等4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共同见证了吴川历史上的文风鼎盛、文脉绵延。
茂山书院
双峰塔
吴川自古人才辈出,是粤西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林召棠的故乡。
中国洋务运动的先驱者之一陈兰彬、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创立同盟会的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者之一陈鹤舫、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庞雄、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抗日爱国将领张炎等吴川历史名人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传诵。
林召棠纪念馆的“状元”牌坊及林召棠雕像
在这里,以“吴川三绝”飘色、泥塑、花桥为代表的传统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为吴川赢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名。
作为粤西最早开展革命斗争的地区之一,吴川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菉旧址、良村抗日武装起义指挥部旧址、中共南路特委派出机关遗址等众多革命遗迹,见证了红色吴川的烽火岁月。
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菉旧址
良村抗日武装起义指挥部旧址
03
风光旖旎 物产丰饶
46千米长的鉴江下游河段,纵贯南北,64.77千米的海岸线,蜿蜒曲折。江海交汇,塑造了吴川的锦绣风光。
海拔56米的丽山,素以山、井、泉而著称,景色宜人,古以“丽山樵唱”,入选吴川八景。
吴川海湾滩涂广阔。十曲九弯的吉兆湾,一碧万顷;滨海度假胜地鼎龙湾,风光旖旎;吴阳黄金海岸的银色沙滩,浪平风清。
)
(
吉兆湾、吴阳黄金海岸、调德海滩礁石群
地处鉴江下游开阔地带的吴川,肥田沃野,物产丰饶,是粤西“鱼米之乡”,大海为吴川提供了包括500多种经济鱼类、20多种虾类、500多种贝类、10多种藻类在内的丰厚馈赠。
在这里,十里稻花飘香,8000亩火龙果郁郁葱葱。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吴川月饼、苏村番薯享誉南北,芷寮沙螺、芷寮膏蟹、坡尾烂镬炒粉、梅菉麻通等美食久负盛名,闻名遐迩。
)
(
火龙果、金九月饼、芷寮膏蟹
04
依水而兴 逐浪潮头
明清时期,在鉴江中下游的今吴川境地,兴起了梅菉、芷竂等著名粤西大港。
关于当年的盛况,明万历《雷州府志》有这样的描述:“高雷之交,有地名曰梅禄墟,商民辐辏,鱼米之地。”坊间将梅菉称作“小佛山”,流传着“上走下走,不如梅菉和海口”的俗语。
被鉴江沿岸活跃的商贸气氛所吸引,众多福建客商纷纷上岸定居,在梅菉形成了一条“漳洲街”。
敢于勇立潮头的精神,在吴川一直赓续传承。
芷寮古港旧址
今天的吴川,沈海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228国道和茂湛铁路、广湛铁路穿境而过,湛江吴川国际机场投入运营。
借助海陆空联运现代交通网络,吴川在继续擦亮“中国建筑装饰之乡”“中国羽绒之乡”“中国塑料鞋之都”“中国月饼之乡”等“国字号”招牌的同时,全力培育空港物流产业、全域旅游产业、预制菜产业、优势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产业集群”,推动吴川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
吴川滨海风光
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吴川
宛如一颗明珠
在粤西大地熠熠生辉
来源:方志广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